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香港聖公會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2024年9月1日
第2530期
 

大聖額我略

(賀曾慶)

大聖額我略又稱聖額我略一世(St Gregory the Great,540-604,又譯聖葛利果、聖格里高利、聖國瑞、聖貴利勾),是六世紀末最偉大的教宗,他與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 of Hippo)、聖安博(St Ambrose)及聖耶柔米(St Jerome,又譯聖熱羅尼莫)並稱西方教會四大聖師,教會在每年的9月3日紀念他。 

額我略在540年出生於羅馬一個顯貴富裕家庭,父親曾是羅馬元老院議員。很多學者認為,額我略的高祖父就是教宗聖斐利三世(St. Felix III,483-492在任,有一說指聖斐利三世應稱為聖斐利二世);而教宗聖亞加一世(St Agapetus I,535-536在任)則是其叔伯輩親戚。

額我略在570年30歲時擔任羅馬城行政長官(Praefectus Urbi),掌理羅馬城的保安、糧食及財務等工作。額我略在575年父親死後辭官修道,將自己的寓所改成隱修院住在裏面,奉聖安德烈為修院主保;此外又在西西利島(Sicilia)的利用家族房產創辦六所隱修院,大力推動隱修生活。578年,教宗貝拉齊二世(Pelagius II)聞得額我略的品德名聲甚表欣賞,於是按立他為執事,翌年更派他出使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以羅馬教會代表身份留駐當地。586年,額我略奉召回羅馬,隨即回家繼續修道生活,並成為聖安德烈修院院長。

590年,貝拉齊二世安息,羅馬教會聖品與會眾一致推舉額我略接任。額我略繼位後,面對意大利各地區不同勢力互相對抗,羅馬陷入崩潰局面,人民又面對饑荒和瘟疫,生活相當困苦,米蘭教會又與羅馬分離,加上倫巴底人(Longobards)兵臨羅馬,羅馬城陷於一片混亂狀態中。額我略當時除了努力建構其教會首牧角色外,在任近14年間,憑個人毅力和才幹,關顧民眾靈性與物質需要,同時肩負了牧民、福傳、行政、外交、籌劃及談判的重任,為民眾締建較佳的生活環境,教會變相逐漸取代政府,管理羅馬城的民生、財務甚至政務。

額我略對宣教充滿熱誠,尤其心心念念希望感化崇奉日爾曼神祇的盎格魯-薩克遜人。據說他從君士坦丁堡回到羅馬後,有一次在市場看到兩個年輕金髮的男奴,便問他們來自何處?男奴說他們來自盎格魯,額我略聞言說:「不是盎格魯(Angli),是天使(Angeli)!」當時,英格蘭的肯特王國(Kent)國王愛德培(King Aethelberht), 他的王后是已皈信基督的法蘭克王國國王查理拔(Charibert I)的女兒柏莎(Bertha)。596年,額我略便差派聖安德烈修院院長奧古斯丁(St Augustine of Canterbury)一行40人前往肯特宣教,為英格蘭教會聖統奠下根基。 

額我略身處動盪不安的時代,因此思想有強烈的末世色彩,特別重視個人的靈修,而且接近神秘主義。由於額我略本來是隱修士,縱然成為教宗,他的思想上仍然近於隱修士。他重視祈禱,強調趨向神魂超拔的默禱;但他同樣重視生活中的祈禱,也就是「生活即祈禱」,燃起心火,熱切為上帝工作,並在自己的工作中親近上帝。另外,今天廣為人知的「七罪宗」(或譯七宗罪):傲慢、嫉妒、憤怒、怠惰、貪婪、暴食、色慾,就是由額我略所定。他認為,靈修的要務在於去除七個私慾偏情的罪源,才可以走向上帝。

除靈修外,額我略亦十分重視司鐸的工作。他的名著《牧靈指南》(Pastoral Rules),步步分析好牧者的行事準則。他在開篇即直言:「人非生而知之,世間的學問與技藝,無一不是由後天勤力學習得來。既然管教靈魂一道,被視為『諸術之術、諸學之學』,不學無術的人接受牧靈人員一職,是多麼地冒失……教會內還有不少的人,假牧靈人員一職做掩護,鍾情於外面的尊榮。他們羨慕被稱博士,喜居人上,漠視真理基督的憎惡,喜愛人們在街上的致敬問安,爭筵席上的首位,以及會堂裏的高座。他們只是為了自身的體面光榮接受這應備修謙遜的牧職,因而他們絕不勝任,也盡不好牧靈人員的職責。」(註) 

額我略還有一項頗特殊的貢獻,就是「額我略聖歌」(Gregorian Chant)。額我略致力收集及整頓各地方教會的禮儀歌曲,使之集合於羅馬禮儀之內,最後成為羅馬教會的正式禮儀聖歌,因此,這些歌便以額我略的名字命名。不少人都認為,額我略聖歌是一種忠實表達經文的樂曲,是單音音樂最完美的形式,也是唱出來的祈禱,充分表達純潔高雅的宗教情感,讓信徒更能體會永恆奧蹟的氛圍。

額我略才華洋溢,在信仰及政治上擁有崇高的地位,但就十分謙遜。「新羅馬」的君士坦丁堡宗主教約翰四世(John IV,582- 595在任)於588年自號「普世宗主教」(Patriarchus Oecumenicus),雖仍尊重羅馬主教(教宗)的兄長地位,但意圖與羅馬主教抗衡,並將自己的角色,置於其他歷史地位與輩份皆在他之上的東方教會宗主教之上。額我略對此覺得不妥,因此當他在兩年後被推舉為教宗後,就自稱是「上主的眾僕之僕」(Servus Servorum Dei),以謙遜的稱謂闡明牧者的真正角色;而額我略安息後墓誌上的兩個字「Consul Dei」—上主的執政官,更清晰表達了他一生的成就。
 

註:《牧靈指南》,馬千里譯,光啟文化事業出版。1968年4月初版、2015年2月再版。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530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