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香港聖公會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2018年5月27日
第2203期
 

《聖哉三一歌》

聖哉,聖哉,聖哉!全權大主宰!
清晨我眾歌聲,穿雲上達天庭;
聖哉,聖哉,聖哉﹗慈悲全能主宰,
父子與聖靈,榮歸三一神。 

翻開《普天頌讚》的第一首聖詩,就是這首歌頌至聖三一上帝的金曲《聖哉三一歌》。這首詩歌是由聖公會印度加爾各答教區第二任主教希伯(Reginald Heber 1783-1826)撰詞。

希伯任主教之前,曾在英格蘭史樂郡賀特尼特(Hodnet)任牧區主任,他為英格蘭聖公會教會年曆的不同聖日及常年期主日撰寫了不少聖詩。《聖哉三一歌》就是特別為三一主日撰寫的。
這首聖詩首次出版於《班伯里牧區詩篇及聖詩選集》(A Selection of Psalms and Hymns for the Parish Church of Banbury)。 

當時《公禱書》為三一主日所定的書信經課,取自啟示錄第四章8至11節。其中一句「聖哉!聖哉!聖哉!主上帝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成為這首聖詩的靈感來源。首節第二句「清晨我眾歌聲」,讓聖詩不單可以在三一主日使用,平日在早上崇拜時亦十分貼切。曾有些詩集為了使聖詩可在更多場合使用,將該句改成「清晨、日間、晚上,歌聲上達天庭」。但現今大部分詩集仍保留原句。

白特理(Ian Bradley)在其《聖詩簡介》(The Book of Hymns)中指出:「希伯對寫作聖詩的手法非常挑剔。他曾道:『我避免使用一切過份恭維、不得體、或淫穢的語言,因為不潔的嘴唇不敢接近上帝。』」白氏又指,維多利亞時期的桂冠詩人丁尼生勳爵(Alfred, Lord Tennyson 1809-92)認為《聖哉三一歌》是英語聖詩中的最佳作品。但可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聖詩遭軍人改編成粗俗言詞的版本。

曲調〈Nicaea〉由戴克斯牧師(John Bacchus Dykes 1823-76)作曲,是為1861年出版的《古今詩歌集》(Hymns Ancient and Modern)所寫的。戴氏如此命名曲調,是因為上帝三一的信條,在主後325年舉行的尼吉亞大公會議(Council of Nicaea)上清楚確立,以對抗當時的異端亞略主義(Arianism)。白特理指出:「這曲調與德國曲調〈Wachet auf〉有幾分相似,但靈感很有可能取自霍健斯(John Hopkins)於1850為希伯詩詞所寫作的曲調〈Trinity〉。」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203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