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香港聖公會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2018年5月13日
第2201期
 

2201:《救主升天歌》

歡呼今日主升天,哈利路亞!
身居寶座有威權;哈利路亞!
基督羔羊為罪死,哈利路亞!
如今進入至高天。哈利路亞!

「耶穌領他們出來,直到伯大尼附近,就舉手給他們祝福。正祝福的時候,他離開他們,被帶到天上去了。他們就拜他,帶着極大的喜樂回耶路撒冷去,常在聖殿裏稱頌上帝。」(路廿四50—53)在剛過去的星期四,普世教會一同慶祝了耶穌復活後第四十天升天的事蹟。關於這一個在教會年曆中十分重要的日子,不得不提《救主升天歌》這首經典聖詩。

這首金曲歌詞出自查理斯.衛斯理(Charles Wesley 1707-88)的手筆。但是,我們現在常唱的版本,每節都經過歷代詩人修改。原作首先出現於1739年出版的《聖詩及神聖詩詞集》(Hymns and Sacred Poems)。白特理(Ian Bradley)在其《聖詩簡介》(The Book of Hymns)中指出:「這首詩歌生動地描繪了基督升天的畫面,同時亦清楚解釋了在基督徒信仰中,基督升天這個事蹟的重要性。」

衛斯理在這首聖詩引用多處聖經,包括在第二節引用了詩篇第廿四篇第7節:「永生門戶快擡頭,歡迎榮耀大君王」。在原文第八節裏,衛斯理又明顯地展示了他對教會禮儀的觸覺。該段歌詞與公禱書升天日祝文有異曲同工之妙:「全能之上帝,我等深信獨生聖子我主耶穌基督曾經升天,現今求主,使我等之心靈,響慕在天之事,亦能升到天上,常與基督同居⋯⋯」

到1820年,這首聖詩由多馬.郝特盧(Thomas Cotterill 1779-1823)修訂。郝氏時任史德福郡Lane End聖三一堂的主任牧師。白特理在書中指郝氏的修訂主要是「減輕原文詩詞中狂喜的情緒。」郝氏修訂版可見於多本詩集,包括《新英語詩集》(New English Hymnal)。每句句末加唱「哈利路亞」的做法可追溯至1852年。《古今詩歌集》(Hymns Ancient and Modern)的編輯亦對歌詞作過修訂。以下可比較兩個版本的首節:

 

郝氏版本 
Hail the day that sees him rise Alleluya!
Glorious to his native skies; Alleluya!
Christ, awhile to mortals given, Alleluya!
Enters now the highest heaven! Alleluya!

 

《古今詩歌集》版本
Hail the day that sees him rise Alleluya!
To his throne above the skies; Alleluya!
Christ, the Lamb for sinners given, Alleluya!
Enters now the highest heaven! Alleluya!

曲調方面,《普天頌讚》用的是由蒙克(William Henry Monk 1823-89)所寫的〈Ascension〉。蒙氏是為《古今詩歌集》特別寫作這個曲調。另外常用的包括羅拔.威廉斯(Robert Williams 1781-1821)的〈Llanfair〉。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201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