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8:《從光所出之光》
從光所出之光—
耶穌,世界的救主,
配得你的子民
一切稱頌和祈求。
曾降卑道成肉身者
拯救一切失喪之人。
應許我們在你聖體中,
得稱上帝之兒女。
每年顯現期末主日(即大齋期前主日)的福音經課,都是關於基督易容顯光的事蹟。詩班在這個主日(或在基督易容顯光日,即8月6日)的獻詩,大多都會唱頌一些關於「光」的曲目。
英國文藝復藝時期作曲家泰利士(Thomas Tallis c.1508-1585)以基督易容顯光日的「日課聖詩」(Office Hymn),撰寫了一首簡潔但和聲充滿「虛假關係」(False relation,是音樂的和弦聲響上的一個特別寫作技巧)的一首經文歌—《從光所出之光》(O nata lux)。
這首作品收錄在1575年出版的《聖歌集》(Cantiones sacrae,全名為Cantiones quae ab argumento sacrae vocantur)內。這本合輯出於泰利士與拜爾特(William Byrd c.1539/40-1623)的合作。當時伊利沙伯女王一世將印刷樂譜及線譜紙的專利授予二人,他們藉此機會合力完成這本在當時來說十分龐大的出版工程。
《聖歌集》收錄共34首拉丁文經文歌(motet),全部都是獻給女王的作品。曲集的序文以拉丁文詩辭寫成,歌頌女皇的音樂造詣。他們每人分別寫作了十七首樂曲(有時一首長的經文歌分兩部分,當兩首計),藉以稱頌女王在過去十七年的功績。要出版17首作品並非易事,其中拜爾特的《上主的僕人當讚美》(Laudate pueri)是由一首為樂器寫作的幻想曲,直接加入歌詞刊出,這可能是作曲家當時未有足夠的合唱作品提供而作出的折衷做法,他們亦特別希望這曲集標誌女王登基(11月17日)的十七周年紀念。曲集的後記是出自佚名作者的詩詞《英倫音樂》(On the Music of the English)。
曲集當時的銷情不佳,兩人甚至曾請求女王的支持。當時英格蘭在這位女王的統治下,回復改革宗教。但泰利士及拜爾特均為天主教徒,故曲集出版後,人民看待二人的曲集都特別謹慎。
各位讀者可經QR code在網上欣賞哈利.基斯杜化士(Harry Christophers)帶領「十六合唱團」(The Sixteen)的演出。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188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