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8:梅湘的《我主耶穌基督之易容顯光》
近代法國作曲家梅湘(Olivier Messiaen 1908-92)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作曲家,曾以聖經及基督教信仰的不同題材寫作樂曲。今期,筆者要為大家介紹一首大型的合唱曲《我主耶穌基督之易容顯光》(La Transfiguration de Notre Seigneur Jésus-Christ)。
這首作品所需的樂手及歌者陣容非常龐大,包括了百人合唱團、大型管弦樂團及七個獨奏家(包括鋼琴、長笛、單簧管、大提琴、木片琴、馬林巴木琴、震音鋼片琴)。
全曲可分為兩大段落,每段落均由七個樂章組成,以下為14個樂章的主題:
首七樂章組(First Septenary)
(一)福音書敍述(Récit évangélique)
(二)如他榮耀的身軀(Configuration corpori claritatis suae)
(三)耶穌基督—聖父的光輝(Christus Jesus, splendor Patris)
(四)福音書敍述(Récit évangélique)
(五)你的帳幕何其美妙(Quam dilecta tabernacula tua)
(六)她是永恆光明所發的光輝(Candor est lucis aeternae)
(七)聖山之讚美詩(Choral de la sainte montaigne)
次七樂章組(Second Septenary)
(八)福音書敍述(Récit évangélique)
(九)完善地知道那一完善的生育(Perfecte conscius illius perfectae generationis)
(十)完善地收養為義子(Adoptionem filiorum perfectam)
(十一)福音書敍述(Récit évangélique)
(十二)此處何等可畏(Terribilis est locus iste)
(十三)完全聖三一之顯現(Tota Trinitas apparuit)
(十四)榮耀光輝之讚美詩(Choral de la lumière de gloire)
兩個「七樂章組」(Septenary)的結構完全一樣。第一及第四樂章,都是直接取自福音書關於基督易容顯光事蹟的經文,其中以聖馬太福音的記述最多。每段敍述後都有兩個關於這段事蹟的反思,文本取自聖經其他經文及傳統教會拉丁文聖詩,同時亦有引用到聖多馬.亞奎那(St Thomas Aquinas)的鉅著《神學大全》(Summa Theologica)。兩部分均以一首讚美詩作為結束樂章。次七樂章組的長度是首七樂章組的一倍,可見梅湘認為後來的記載及反思特別重要。
經QR code瀏覽的網頁,是《我主耶穌基督之易容顯光》在2008年的英國廣播電台逍遙音樂節(BBC Proms)上演的錄影。各位欣賞這首作品時,必須緊記梅湘並非以容易聆聽的旋律去營造效果。反之,他以不同的音響效果去建構不同色彩的感覺。在許多樂章中,梅湘亦加入許多真實鳥歌旋律。這許多元素組合成梅湘對基督易容顯光的見解。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138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