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香港聖公會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2016年11月20日
第2124期
 

2124:君尊讚歌

本主日是基督君王日,是教會年曆的最後一個主日。這個慶節由教宗庇護十一世於1925年設立的。他當時是希望藉此主日回應當時社會日漸抬頭的世俗主義及「羅馬問題」。庇護十一世在其手諭《那些首先的》(Quas primas)中謂:「奉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為王的節日,應訂於10月最後一個主日,亦是諸聖日之前的主日。在這天,我們更新人類對他的獻身,因為這位良善心謙的君王呼召我們到他那裏去。」當時庇護十一世把這聖日命名為「耶穌基督君王日」。後來在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後,教宗保祿六世於1969年將此日移至將臨期前主日,並定名為「耶穌基督普世君王節」(The Solemnity of Our Lord Jesus Christ King of the Universe)。禮儀學者依略特蒙席(Msgr. Peter J. Elliott)在其《禮儀年的儀式》一書中指出:「這個節日提供一個場合,讓我們講論基督在宇宙裏、社會上及個人層面上作為君王的事實。」

在素歌樂曲中,有一首非常切合這個慶節的歌曲,稱為《君尊讚歌》(Laudes Regiae)。歷代詞曲都有不同的版本,但開首六個拉丁文歌詞「Christus vincut! Christus regnat! Christus imperat!」則在各版本通用。在天主教會中,此曲常在莊嚴的場合,特別是主教主禮的彌撒中頌唱。《君尊讚歌》的源起可追遡至古羅馬時期。當時,羅馬的領導人(包括將領、皇帝等)在戰勝凱旋返回羅馬時,人們都以讚歌來迎接他們。查理曼大帝後來採用了這個方式,在他加冕成為羅馬皇帝時頌唱。自此神聖羅馬皇帝的加冕儀式都使用這個讚歌。

上圖是素歌旋律的首句的樂譜。樂句主要以單音為主,由領唱者先行唱頌,然後全體教友重覆。往後的樂段以禱文(Litany)的形式,領唱者一句,會眾一句,梅花間竹地來回對唱,就像足球賽事中觀眾此起彼落的對唱。有興趣的讀者,可經QR code查看樂譜。

捷克作曲家龔克(Jan Kunc)譜寫「基督得勝!基督為王!基督顯權能!」這句的旋律,更成為梵蒂岡電台短波廣播的調諧信號。(調諧信號即示意廣播開始時的信號,例如在香港公開考試聆聽考卷前,就以《綠䄂子》為信號。)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124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