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2《忿怒日歌》
忿怒日子!哭泣聲高!應了往昔先知警告,天地都在灰裏焚燒!
裁判親從天庭臨降,萬人靜候他來刑賞,胸中何等恐懼驚惶!
號角吹聲,四下普傳,響徹世上千萬墓間,召集萬民到主座前。
死亡發抖,自然震駭,受造萬有正在醒來,同向裁判傾吐心懷。
看哪!䅁卷措詞精密,一切詳情,都經登記,將來審判,必然本此。
審判大主,寶座榮登,隱蔽行為,都經審問,再無寃抑,不蒙伸明。
軟弱似我,何從置辯?倘然裁判審究殊嚴,誰為中保,代我居間?
威嚴君王,代我求情!白賜我們寶貴救恩,更做我們親密友朋!
慈愛耶穌,懇求思念,主為救我,曾降世間,莫再容我,跌入死淵。
主來尋我,僕僕途間,苦架捨身,將我贖還,這般恩典,豈是徒然?
公義裁判!因罪深沾,懇在大日尚未臨前,早賜主的寬恕恩典。
我今痛悔,悲淚傾流,自認罪過,心有深憂;求主施恩,代我懇求。
犯罪婦人,主曾拯救;垂死強人,主曾矜宥;我亦蒙恩,希望仍有。
我的哀呼,不足深多,但求恩主,慈悲允可,救我脫離炎炎永火。
將我放入蒙愛羊羣;莫放我入被棄羊羣,求伸恩手,舉我上升。
到時惡人驚惶悲切,災難火中,慘遭毀滅,求使我與聖徒為列。
我敬低頭,心中認罪,懇鑒悔心,若視塵灰;助我到底翻然能改。
到時哀哭日子來臨!人從塵土中間回醒,
必須準備受主質審;上帝,懇求寬宥哀矜!
多福耶穌慈悲主,懇賜他們永安寧。阿們。
十一月是紀念亡者的月份,筆者特別為大家介紹一首素歌樂曲中的經典《忿怒日歌》(Dies irae)。各位讀者可經QR Code先欣賞一下這首金曲。
大家有沒有印象曾在其他樂曲中聽過這個旋律?古典樂發燒友必定認識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Symphonie fantastique)。其中第五樂章《女巫安息日的夜夢》就是引用了這個旋律。歷代也有許多作曲家引用這首素歌,包括布拉姆斯、古諾、李斯特、馬勒、拉赫曼尼諾夫、聖桑等。在現今的流行文化中也有幾個例子,包括添布頓創作的動畫《怪誕城之夜》(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及尊尼特普主演的《魔街理髮師》(Sweeney Todd)都在電影音樂中使用《忿怒日歌》。
《忿怒日歌》是特倫多大公會議後,教會官方認可用於安魂彌撒的四首續抒詠(Sequence)之一。以上的中文譯本來自1934年版的《普天頌讚》,由楊蔭瀏翻譯。在《普讚》裏有一個特別的註腳:「這首聖歌,代表中古時代對於罪的結果的觀念。是一首非常著名的聖歌。聖歌譯述家尼爾(Neale)曾說:『我將這首聖歌看為中古時代詩詞中最光華煥發的一首。』德倫治大主教(Trench)也說:『忿怒日歌,在許多聖歌傑作中,可謂超絕等倫。』六公會聖歌委員會根據廣涵的原則,將它收入《普天頌讚》。」
續抒詠的旋律格式以「AABBCC⋯⋯NN」形式出現。而《忿怒日歌》就好像三首續抒詠並排出現。第1至6節的旋律是AABBCC,然後第7至12節重覆同樣的旋律格式(AABBCC),第13至18節亦一樣。末段旋律與前曲截然不同,祈求上主將永恆的安息賜給亡者。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122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