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香港聖公會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2016年10月30日
第2121期
 

2121巴赫清唱劇 (十一):《上帝所訂之時為良辰》BWV106

(楊欣諾)

西方教會把「諸聖日」翌日稱為「諸靈日」(即11月2日,All Souls’ Day)為亡者祈禱。在英國聖公會的《公共崇拜書》(Common Worship)中,有特別為諸靈日紀念已亡信眾舉行的聖餐禮儀。在過去十期,筆者為大家簡單介紹過巴赫的清唱劇作品的風格變遷。或許,趁諸靈日將要來臨之際,為大家介紹一首為喪禮寫作清唱劇作品。

《上帝所訂之時為良辰》BWV106(Gottes Zeit ist die allerbeste Zeit)來自巴赫米爾豪森(Mühlhausen)時期。學界一直未能確定巴赫究竟是為誰人的喪禮寫作此曲。其中一說是為其舅父而作(他在1707年8月10日逝世,巴赫時年22歲)。現存最古老的樂譜只能追遡至1768年,而該手稿首頁註有「Actus Tragicus」,故一直以此作為別名。

文本方面,巴赫主要使用聖經經文及眾讚詩歌詞,以下為各樂章文本出處:
• 2a:使徒行傳17:28(「我們生活、行動、存在都在於他。」)
•2b:詩篇90:12(「求你指教我們記起自己要死去,好叫我們得着智慧的心。」)
• 3c:以賽亞書38:1(「你當留遺囑給你的家,因為你必死,不能活了。」)
•2d:便西拉智訓14:17(「因永恆定律是:你終歸必要死。」)及啟示錄22:20(「阿們!主耶穌啊,我願你來!」)
•3a:詩篇31:5(「我將我的靈交在你手裏;上主—信實的上帝啊,你救贖了我。」
•3b:路加福音23:43(「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裏了。」)

巴赫的選詞十分特別,將全首清唱劇分為兩部分:上半部分談論律法下的死亡,甚至以便西拉智訓的經文指死亡是「永恆的定律」(由合唱團較低聲部頌唱)。但在同一個樂章,由女高音獨唱唱出「主耶穌,我願你來」,成為全曲轉捩點,開啟談論福音之下的死亡之下半部分。

音樂上,巴赫亦作出嚴謹的安排。從下表可見,無論在歌者的安排,或調性方面的設計,都呈現對稱的效果:
在2d樂章前後,巴赫都安排了兩個獨唱部分。調性方面,中軸在3a樂章,即主調F大調的屬音小調(c小調)。上半部分除了主調F大調之外,在「律法之下」的部分全部用上小調。但在「福音之下」,尾二的樂章用了降B大調。讀者不妨經QR code欣賞巴赫年輕時的傑作。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121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