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香港聖公會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2016年8月14日
第2110期
 

2110:霍爾斯特的《耶穌聖詩》

(楊欣諾)

筆者在上月香港書展到宗教教育中心攤位拾獲至寶—《次經全書》。雖然教省成立十周年的紀念版聖經也有這個舊翻譯,但手執一本這個直行版閱讀,始終另有一番風味。

我們認識的《次經》,是舊約聖經希臘文《七十士譯本》中存在、而不能在希伯來文聖經中找到的書卷。普世教會不同宗派,都在不同程度上承認《次經》,聖公宗亦不例外。在天主教的聖經中,《次經》是舊約聖經的一部分,故沒有特別分開。聖公宗的華人團體因採用新教聖經譯本,所以當時另譯《次經》,為教導教友之用。

到新約時代,亦不是沒有「次經類別」的書卷。這些新約旁經(Apocryphal New Testament)因未能加入27卷正典新約聖經的行列,故普世教會一般都不會視其為聖言。雖然如此,其中載有關於早期教會音樂活動的重要記錄。最為人熟悉的包括《聖多馬行傳》(Acts of Thomas)中的婚禮詩歌及《珍珠聖詩》,以及《聖約翰行傳》(Acts of John)中的《耶穌聖詩》(Hymn of Jesus)。

《聖約翰行傳》一直被認為是流西奧斯(Leucius Charinus)的作品。他是聖使徒約翰的一位同伴。另有一個傳統稱《聖約翰行傳》是出自伯羅哥羅,即《使徒行傳》中使徒們按立的七位會吏其中一人(參徒六:5)。後來,因《聖約翰行傳》有幻影說的論調,故在主後787年的第二次尼吉亞大公會議後被大規模銷毀。

英國近代作曲家霍爾斯特(Gustav Holst)的合唱作品《耶穌聖詩》(Hymn of Jesus),就是根據《聖約翰行傳》一段關於主耶穌被賣前的記錄。以下節錄自該書卷第94至97節:

在那些非法的猶太人逮捕他以前⋯⋯他聚集我們在一起,並說:「在我被交到他們手中以前,讓我們向父唱一首詩歌,然後再面對將要來的事。」他命令我們牽着手,圍成一個圓圈,他站在圈的中央,並說:「請以『阿們』回答我。」他就開始詩歌,說道:「父啊,願榮耀歸與你!」我們就圍成一圈,以「阿們」回答他。
「聖道,願榮耀歸與你!恩典,願榮耀歸與你!」「阿們!」
「〔聖〕靈,願榮耀歸與你!至聖者,願榮耀歸與你!願榮耀歸與你的榮耀!」「阿們!」
「我願吹笛;舞蹈也全為你!」「阿們!」
「我願意悲哀;捶胸也全為你!」「阿們!」⋯⋯

我們的主、我的至愛,與我們跳完舞後,出了去;我們變得昏亂,沉入睡夢中,最後往四方逃走。

霍爾斯特的《耶穌聖詩》用了以上耶穌帶領門徒唱頌的詩詞寫成。作曲家在樂曲裏加入不少素歌旋律,各位讀者可在以下網頁欣賞這首作品。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110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