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香港聖公會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2016年2月7日
第2083期
 

大齋首日懺罪塗灰禮儀

2月10日(初三)是「大齋首日」,亦即大齋期的開始,筆者在兩年前為大家介紹過大齋首日的詩篇:阿列格里(Gregorio Allegri)的《求主垂憐》(Miserere mei, Deus)。各位可在教聲網頁重溫該期內容。

「大齋首日」又名「聖灰星期三」(Ash Wednesday),源自教會在該天施行的「塗灰禮儀」。根據禮儀學者拉阿斯神父(Bernhard Raas)《教會禮儀年度》解釋:「聖灰星期三與古代教會的悔罪慣例密切相關……自十一世紀開始,所有的教友都和公開悔罪者一同領聖灰,作為承認自身有罪的表達。」他又解釋「聖灰」的意義:「聖灰首先象徵着暫時性、無常(參詩九十5-9)⋯⋯聖灰也是純潔的標記。它們看起來似乎很髒,但實際上是潔淨的元素,因為它們是一個燃燒過程的結果,正是在這個過程中,火摧毀了一切的不潔⋯⋯最後,聖灰伴隨着『你當緊記:「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的話,令人憶起亞當和夏娃的原罪⋯⋯並明白我們和亞當一樣,也背命於上帝,因此需要悔罪補贖。」(韓麗譯《教會禮儀年度》下冊,光啟文化事業出版)

在二十世紀禮儀改革前,天主教會的塗灰禮儀是在彌撒開始前舉行。現時,聖公宗及天主教會都在當天的聖餐禮儀中分施聖灰。傳統上,聖灰禮儀可伴以三首不同的素歌聖頌:
一、《Immutemur habitu》:讓我們以灰和粗麻衣作為衣服,讓我們帶着禁食和哭泣到達主前。因為他有大憐憫,我們的上帝必赦免我們的罪。(參珥二:13)

二、《Iuxta vestibulum》:在走廊和祭壇間事奉上主的祭司和利未人,要哭泣說:「上主啊,求你顧惜你的百姓,並不要滅絕用嘴唇歌頌你旳人。」(珥二:17及斯十三:17)

三、《Emendemus in melius》:讓我們彌補我們因無知所犯的過錯,不至於死亡之日突然臨到之時,我們悔改的機會將已逝去。*上主,求你俯聽我們,並憐恤我們,因為我們得罪了你。V. 拯救我們的上帝,我們的救主啊,因你名的榮耀,上主啊,求你搭救我們。*上主⋯⋯(巴三:2;V. 詩七九:9)

前兩首聖頌均屬對經(Antiphon),而第三首則是一首答唱曲(Responsory)。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作國家拜爾德(William Byrd)為這段經文從新譜寫樂曲。全曲大部分時間都是以整齊的和弦方式表達,有別於其他複調音樂較複雜的對位手法。各位可透過網頁聆聽拜爾德美妙的樂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jjDwoh0h0M&feature=youtu.be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083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