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香港聖公會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2015年5月24日
第2046期
聖靈降臨日:五旬節
 

《聖靈降臨讚》

(楊欣諾)

惟願上帝聖靈降臨,無上聖光穿透我心,無上聖光照耀常臨。
貧乏大主懇祢來臨,寒獨護慰懇請降於心,靈內聖光盼祢常臨。
慰勉憂鬱盼祢靠近,安頓苦楚中靈魂,保惠聖師甘露常臨。
勞役之息盼臨我心,哀號悽酸懇祢寵蔭,保惠聖師請祢來臨。
真光至聖請降臨,賜惠明亮我心坎,祈主真光聖靈來臨。
懇主潔淨穢污之心、灌澤蕪蔓竭枯困、療慰憂傷困疾此心。
靈裏梗頑柔化滋蔭、溫煦熾熱我心冰凜、迪我路途免失陷。
求賜聖徒滿心寵蔭,恩主聖靈盼祢來臨,護慰之主快降臨。
懇施仁澤快降臨,聖徒惟望祢寵蔭,預許七恩盼賜贈。
恩主求佑福德增,救贖慈惠永恩蔭,悅欣歡然到永恆。
阿們,哈利路亞。

筆者於主復活日介紹了復活八日慶期(Easter Octave)中,在聖餐禮儀裏使用的繼抒詠(Sequence)。關於繼抒詠的歷史和禮儀作用,以往亦多次介紹,故今期只在簡單講述。
天主教會在二十世紀禮儀改革之前,大多使用特倫多禮儀(Tridentine Rite)。在其聖道禮儀中,只有書信及福音兩篇經課。在大齋期及復活期外,經課之間必須頌唱兩首為當天禮儀制定的「特定經文」(Mass Proper),即「升階詠」(Gradual)及「哈利路亞頌」(Alleluia)。現今普世教會都在主日及主要聖日的聖餐禮儀中宣讀三次經課,故「升階詠」移前至首兩次經課之間。在聖公會禮儀裏,我們大多以啟應方式誦讀詩篇,或者由詩班頌唱。「哈利路亞頌」的位置,現在由升階詩代替了。但許多使用莉撒(Margaret Rizza)聖餐禮文樂章的牧區,都可能會在福音宣讀前,加入哈利路亞頌。

在某些特定聖日,例如救主聖誕日、主復活日等,教會傳統都留下一些稱為繼抒詠的「特定經文」,放在哈利路亞頌、宣讀福音前的位置。後來在脫利騰大公會議(Council of Trent,1545-63)只留下主復活日、基督聖體聖血節、安息彌撒、及聖靈降臨日四首繼抒詠。這首《聖靈降臨讚》,以往亦在聖靈降臨的八日慶期使用(但不在第八日,即三一主日上使用)。傳統亦稱它為「黃金繼抒詠」(Golden Sequence),經文曾一度被認為是教宗依諾森三世或坎特伯里大主教士提反‧朗頓(Stephen Langdon)的作品。

筆者再次邀請了在聖公會學校任教的李志斌兄弟翻譯以上經文,樂譜可在《教聲》網頁下載。希望各牧區及傳道區日後可以在崇拜中使用。繼抒詠的素歌音樂不難掌握,大多一字一音,只是偶有裝飾音句(melisma)。另外,旋律多數以偶句形式呈現,故在唱頌時可考慮雙合唱團對唱,或男女聲交替對唱。

不少聖樂作曲家都為這篇「黃金繼抒詠」重新譜上音符,尤其在文藝復興時期,其中包括帖勒斯替那(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域多利亞(Tomàs Luis de Victoria)及拜爾德(William Byrd)。近代作品中,羅列森(Morten Lauridsen)的《永恆之光》(Lux Aeterna)把全篇經文寫成其第三樂章。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046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