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禮讚(四):二十世紀禮儀改革後的日課
在英國聖公會,1662年的《公禱書》幾乎成了「終極法定版本」,直至1928年才再次修訂。1662年《公禱書》包括早禱及晚禱崇拜、聖餐崇拜、總禱文,以及每主日及聖日的祝文和經課等。還有《詩篇》部分(或稱為《詩篇集》Psalter),就是將150首《詩篇》平均分配於一個三十日周期,供早禱及晚禱崇拜使用。
提到《詩篇集》,其實大公教會內有不同的傳統。在二十世紀初期,羅馬教會仍然使用「特倫多禮儀」(即特倫多大公會議後修訂的教會禮儀)。特倫多禮儀的日課《詩篇集》,是在一周內將所有《詩篇》使用一次;在夜課(Matins)中唸九段、晨課(Lauds)唸四段、晚課(Vespers)唸五段、「小時辰」(Little Hours)唸三段。(早課只有四段詩篇,因第四段一般誦唸舊約聖歌。)在教會歷史裏,甚至有傳統在一天內誦唸全部150首詩篇!
無論過往或現在,所有羅馬教會的神職人員、獻身修會生活及使徒生活團的成員,都有誦唸日課的責任。(參《天主教法典》1173-1175條)筆者在留學期間,曾經嘗試每天以拉丁文誦唸特倫多日課。除了不明白自己在說甚麼之外,完全誦唸八個時辰十分需時;唸夜課便可花上一個小時!大家可猜想神職人員除了牧民,還要每天花數小時誦唸日課。夜課還可以提前在前一天誦唸,令有些神職會一次過誦唸數個時辰,以應付他們其他工作。
在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後,羅馬教會致力在各方面改革。日課(亦稱為「時辰禮儀」Liturgy of the Hours)也有明顯的改變。改革取消了第一時辰(Prime),《詩篇集》也改為與《公禱書》類似的四星期循環。每個時辰均唸三段《詩篇》,晨課第二段以舊約聖歌代替,晚課則在第三段時以新約聖歌取代。(在寢前課只誦念一至兩篇。)「小時辰」也改成「日間祈禱」(Prayer during the day),「詩篇集」只提供每天一套三段《詩篇》。如果同一天舉行多於一次「日間祈禱」,則在一個時辰必唸當天《詩篇》,其他則誦唸「補充詩篇」(Complementary Psalms)。夜課仍然保留,但可在一天任何時間舉行,稱為「誦讀日課」:除了《詩篇》外,每天會誦讀一段《聖經》,及一段教父或教會作家的文章。
相比起羅馬教會,香港聖公會的第二式日常禮讚仍然保留《公禱書》的影子。英國聖公會的禮儀改革經過多年琢磨,在廿一世紀開始出版Common Worship。其中《每日祈禱》(Daily Prayer)就是其日常禮讚的出版。其平日經課表的系統比較複雜,在此不贅,大家可瀏覽英國聖公會Common Worship網頁(http://goo.gl/z8Nvds)。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006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