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香港聖公會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2014年6月15日
第1997期
三一主日(聖靈降臨日後第一主日)
 

錫安!頌揚你的救主!

(楊欣諾)

三一主日後的星期四將會慶祝「基督聖體聖血節」(Corpus Christi)。雖然香港聖公會並未有把此節日加入教省的禮儀年曆,但普世聖公宗不少教省如英格蘭、澳洲、新西蘭、日本等,都有將此節日列入年曆當中。

或許有人會問,我們的教會年曆已經有「設立聖餐日」,「基督聖體聖血節」豈不是多餘嗎?
我們或者應看看「基督聖體聖血節」的來源。大概在十二世紀,當時因特別着重基督在聖體聖事中「真實臨在」(Real Presence)這個神學概念,教友對敬禮聖體的渴望越來越大,因此對聖體的崇敬也特別莊嚴。

後來,比利時出現了聖體變成真實血肉,甚至血沾聖壇等神蹟傳聞。1208年,奧思定會修女朱莉安娜(St Juliana of Liège)看見異象,並從此為敬禮聖體的節日祈禱。1246年列日(Liège)的聖馬田聖堂首次慶祝此節日,當地的會吏長亦即後來成為教宗的伍朋四世(Urban IV),更將此節日推展至普世教會。他在教宗詔書中解釋,因為設立聖餐日除了敬禮聖體外,還有濯足禮、紀念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祈禱等重心,因而削弱了敬禮聖體的部分,所以特別設立了基督聖體聖血節。
當天禮儀的大部分元素都是聖多瑪斯.阿奎拿(St Thomas Aquinas)所編訂。筆者在大齋期第四主日的文章介紹過「繼抒詠」(Sequence),基督聖體聖血節的繼抒詠《鍚安!頌揚你的救主!》(Lauda Sion),就是特倫多大公會議保留的四首繼抒詠其中一首,也是出於聖多瑪斯.阿奎拿親自撰寫的經文之一。

至此之後,很多聖樂作曲家都有為此經文譜寫樂曲。孟德爾遜(Felix Mendelssohn)也譜寫了一首管弦樂團伴奏,加上四位獨唱家的大型合唱清唱劇。孟德爾遜這首《錫安!頌揚你的救主!》分為七個樂章,是在1846年為列日聖馬田聖堂慶祝基督聖體聖血節600周年所寫的。合唱團擔當十分重要的地位,除了第四樂章用了四重唱,以及第六樂章用了女高音獨唱,其他樂章也有合唱的痕跡。

值得一提的是,第六樂章的歌詞。這樂章可說道出整首繼抒詠的重點:
聖體為糧、寶血為飲,
然而整個耶穌基督,
卻在餅酒的形內。
聖體乃是不得損割、
不得破碎、不得分裂,
聖體乃整個基督。

孟德爾遜特別將這段文字以女高音唱出,與其他樂章截然不同。很明顯,作曲家希望以一把聲音凸顯聖體乃「整個」基督、主耶穌「實體的臨在聖體聖事裏」這個觀點。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1997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