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9 《在聖潔中敬拜主》
(楊欣諾)
當在榮美聖潔中俯伏敬拜上主,
稱頌主聖名,傳揚他榮耀!
將謙卑和順服作你心祭獻給主,
屈膝崇拜他獻歌聲禱告。
主要使用《普天頌讚》的兄姊,對這首顯現期的聖詩可能未必十分熟悉;但在英語教會中,《在聖潔中敬拜主(O worship the Lord in the beauty of holiness)》可謂顯現期必唱的聖詩金曲。
聖詩的作者孟賽爾(John Samuel Bewley Monsell 1811-75)是愛爾蘭聖公會的牧師。孟氏出生時,父親時任德里暨拉福教區的會吏長。長大後,孟賽爾在1832年於都柏林的聖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獲取文學學士學位,兩年後按立為會吏,並於1835年被按立為牧師。按立後曾任同是聖詩作者的曼特(Richard Mant 1776-1848)的主教侍從。
孟賽爾於1835年一月結婚;他的長子多馬在前往參與克里米亞戰爭的旅途上,在意大利對外在船難中喪生,當時多馬只有18歲;到1861年,他的長女伊利沙白只有28歲時在英國托基(Torquay)去世。雖然兩次經歷喪子之痛,孟賽爾另外兩位子女都組織家庭,包括兒子威廉帶來孫女、後來成為插畫家的伊莉諾·達爾文(Elinor Darwin 1879-1954)。孟賽爾的兄弟查里斯的遺孀哈利特(Harriet Monsell)在溫莎附近成立聖公會的施洗聖約翰修院。孟氏亦因兩人從而受到牛津運動影響,並非常欣賞運動其中一個領導者普西(Edward Bouverie Pusey)。
在愛爾蘭服侍了將近二十年後,孟賽爾於1853年遷居英國,到舒梨郡的伊格姆(Egham, Surrey)出任牧區的主任牧師。到1870年,他出任僑福的聖尼哥拉堂(St Nicolas Church, Guildford)的主任牧師。在他的牧職生涯曾先後三次監督建堂或重建聖堂。在1875年聖尼哥拉堂重建時,他在檢查屋頂時不慎滑倒,最後因為傷口受感染不幸去世。
孟賽爾一生出版超過三百首聖詩;他認為聖詩必須是熱烈而充滿歡樂的。他曾寫道:「我們在讚美上帝方面太過疏離和保守,我們沒有像應有的方式歌頌那萬中之首、全然可愛的那一位。」可惜,在他的眾多聖詩中,現在常唱的只有《奮勇歌》及《在聖潔中敬拜主》。後者的首尾兩節,特別提到東方博士獻給耶穌的禮物中其中兩樣:順服的「黄金」(gold of obedience)及謙卑的「乳香」(incense of lowliness),所以特別適合顯現期使用。孟賽爾亦在全首聖詩中多次引用詩篇經文內容,包括詩篇96篇第9節及30篇第5節。這首聖詩使用曲調〈Was lebet〉,取自1754年德國的《約翰·亨利·萊恩土赫特歌集(Choral-Buch vor Johann Heinrich Reinhardt)》。各位可以掃描二維碼欣賞馬羅(Richard Marlow)指揮劍橋大學聖三一學院合唱團的獻唱。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549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