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森林學校 培養孩子自主探索精神
香港聖公會東涌幼兒學校採用開放式教學,沒有大量功課及課本,帶領孩子走進「森林課室」,讓他們從自然探索及遊戲中自主學習。
森林學校的萌芽
東涌幼兒學校除了常規課堂外,還在兩年前推出了一套「森林學校課程」,讓同學跟隨老師到不同郊野公園,一同在大自然裏學習和遊戲。東涌幼兒學校校長卓金圓回想,最初萌生「森林學校」的念頭,是源於一個下雨天:「記得有一次老師和孩子進行校外活動,期間忽然下起雨來。孩子們面對天氣突變,頓時驚惶失措,只懂站在原地哭泣,而不是想辦法避雨。」卓校長明白,新一代的小朋友抗逆力較弱,於是思考如何令孩子學習自主及勇於面對挑戰。
卓校長發現,芬蘭和德國等歐洲國家均採用「森林學校」的教學模式,利用森林的自然資源,促進孩子自主學習,如鼓勵孩子善用大自然原材料,動手自製玩具及設計不同遊戲,從而提升他們的創造力及人際溝通能力。他們亦可在森林中自由探索,培養勇於冒險的精神。過往亦有研究發現,入讀「森林學校」的孩子較富好奇心,心態亦較平和、健康,協調能力亦不俗。因此,她決心將外國的「森林學校課程」本土化及引入學校。
自然探索學習 啟發孩子多元潛能
卓校長謂:「K1至K3的學生也會參與『森林學校課程』的活動。最初,我們嘗試帶孩子到郊野公園,讓他們自由玩耍和探索,期間發現孩子對大自然充滿好奇心,如他們看見小昆蟲時,便會與同學一起觀察和研究,這也是啟發他們自主學習的好機會。往後我們再有系統地整理『森林學校課程』,將它分為校內及校外兩部分。我們在校內建構了一些模擬自然環境的裝置,如毛冷「蜘蛛網」及森林歷奇紙迷宮等。老師們又把麵粉當作沙,讓孩子創作不同的遊戲,令他們認識及接納在大自然中出現的東西及狀況,日後走進野外時也不會因為害怕而影響他們的好奇心。」
校外學習方面,老師不但定期舉辦生態遊,讓同學認識大自然植物和生物的種類與特性,更常常與同學到郊外進行多感官探索。這天,孩子們便穿起由他們和家人一起製作的「森林服」來到佐敦谷公園這個「森林課室」。老師鼓勵孩子在這片美麗廣闊的草地上赤足而行,讓他們享受大自然的舒泰,同時刺激足部神經發展。「森林學校課程」沒有刻意安排的內容,老師均低度介入,由孩子利用大自然原材料及其他物料製作遊戲道具,並主導遊戲。孩子的創意不可小覷,他們利用開邊竹、木珠、紙皮、雪條棒、魔術貼、繩索和水等原材料已能創作多款玩意。
這邊廂,幾個小女孩用橡筋圈束起雪條棒作丫叉、以紙皮作彈珠,一起玩射擊遊戲。那邊廂,男孩以開邊竹築成龍門,把魔術貼捲成「足球」一起踢球。有些同學則分工合作,一位坐在膠板上當乘客,另一位則在膠板繫上繩索,再把「小乘客」拉下草坪,體驗滑草的樂趣與刺激。活動後,孩子都十分自律,分工合作執拾物資,毫無「港孩」嬌生慣養的習性。
課程成效顯著 深得家長支持
卓校長坦言,「森林學校課程」開始短短兩年已見正面成效:「『森林學校課程』引領孩子跳出課室框框,令他們變得主動而平和。自由創作小玩意有助激發同學的創意、解難能力及自主學習精神,同時為他們帶來成功感。孩子在集體遊戲中也學懂互相幫助,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由於課程沒有特定的學習範圍及進度,一些有特殊學習需要及有自閉傾向的同學,可在過程中先觀察及模仿別人的活動模式,然後按個人步伐,逐漸嘗試參與其中,從而減少明顯的學習落差,有助他們克服社交困難及提升自信心。」
卓校長最難忘的,是在一次親子露營活動中見證孩子的成長和轉變:「小朋友第一次跟父母在野外露營,大家急不及待紮起營帳,悉心布置這個『小家園』,然後主動邀請老師、同學和家長參觀自己的營帳,但他們並非要炫耀或比較,而是單純的與別人分享喜悅。即使面對昆蟲和黑夜,孩子也不再害怕,反而勇於探究,並學懂感恩及愛惜大自然賜給我們的一切。」
「森林學校課程」能夠順利推行,除了老師的全力配合外,更有賴家長的信任和支持。家長們明白在幼兒學校推行野外教學並不容易,但仍願意放手讓孩子投入這種另類學習,同時更成立了家長義工隊「703部隊」,在野外活動過程中提供支援。學生家長饒太對「森林學校課程」相當肯定:「我很喜歡『森林學校』的理念,老師讓孩子在大自然這個開放而愉快的學習環境中,自由探索及發揮創意。我曾參與學校的『森林活動』,看見孩子以大自然物料和木製品,自行設計出不同遊戲,可見「開放式教學」的確有助孩子運用想像力。也許有家長覺得,『森林學校課程』不着重訓練寫字,會令孩子輸在起跑線。但我認為,讓孩子多元發展更重要,加上幼兒的小手肌未發展成熟,勉強寫字只會弄巧反拙。反之,學校預早透過不同活動訓練孩子的小手肌、創意和解難能力,更有助他們裝備自己,適應小學課程。」饒太笑言,孩子接受「森林教育」後變得主動,不但樂意分擔家務,更想幫忙預備飯菜。
疼愛孩子,不應為孩子預備一切,而是給他們自主及實踐的機會。「森林學校課程」鼓勵孩子從生活及遊戲中學習,不但使求學過程變得有趣,更可訓練孩子主動建構知識,讓他們在成長路上走得更遠,看到生命的豐盛。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249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