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道堂30周年堂慶感恩崇拜
三十年前,藍田居住人口已高達7萬,區內有多個公屋、居屋及私人屋苑,福音的需要甚大。有見及此,在時任聖公會港澳教區鄺廣傑主教倡議下,九龍東分區會吏長佘德信牧師帶領當時六個牧區(聖三一堂、牧愛堂、聖十架堂、聖馬可堂、慈光堂及聖巴拿巴堂)教友組成籌劃小組,於1994年成立聖道堂堂務促進委員會,並於1995年3月26日在藍田聖公會基孝中學舉行傳道區首次主日崇拜。隨着聖道堂傳道區穩步發展,該堂於2017年成立牧區。
今年是聖道堂創堂30周年,亦是牧區成立8周年,該堂於5月18日舉行30周年堂慶感恩崇拜。由郭志丕主教主禮及講道,謝子和主教及蘇以葆榮休主教參與共祭,並由聖公會李兆強小學學生擔任詩班
。
該堂30周年堂慶以「聖道牧區 堂校合作,靠主得力 如鷹展翅,奔跑不倦 行走不疲」為標語。郭主教在講道時帶領會眾一同回望過去,展望將來。
他謂,聖公會的特質是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有服務,藍田也不例外,這裏先有學校教育,然後建立教堂,再發展社會服務,並且互為肢體,彼此服侍,互相幫助,三頭馬車並行。聖道堂的發展由異象開始,希望藍田區的人在身心靈都能得豐盛生命,讓救恩的福音臨到這個社區。
未來,郭主教盼望牧區繼續擁抱異象,他相信上帝在藍田這社區仍有他的計劃,有需要關心的人和事,也會向信徒啟示異象;他期待聖道堂的牧者和教友上下一心尋索異象,朝着上帝計劃的方向前行,上帝自會有充足的預備和供應。
崇拜後,該堂除了有茶點招待外,更安排了壓軸的無人機表演。各人移步到學校不同位置,大家的目光都聚焦於籃球場上的無人機,雖然開始時有少許阻滯,幸而沒有影響大家欣賞的心情。在詩歌《獻給我天上的主》襯托下,無人機徐徐升上半空並砌出多個圖案,包括十架、聖靈鴿子、堂徽、基督的字樣及「Α Ω」等等,並由堂議長陳劍鳴逐一介紹。美中不足的是,表演時天色仍然光亮,部分圖案未能很清晰顯示,但聖道堂的心意相信大家都接收得到。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573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