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110周年 百年歷史長河見證基督同在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110周年會慶感恩崇拜暨餐會已於5月5日假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主題為「基督在人間」,各基督宗派、機構及神學院校領袖聚首一堂,同心在慶典上向上帝呈獻讚美和感恩,展現主內合一精神。
崇拜由聯會各執行董事主禮,名譽董事香港聖公會教省主教長陳謳明大主教講道;140位來自聯會會員堂詩班員組成聯合詩班獻詩,並由真道書院管弦樂團及中國鼓隊演奏。
聯會主席兼義務總幹事鍾健楷牧師致辭時表示,追溯聯會成立,皆因1914年適逢廣東西江水災,香港教會發起共同籌款賑災,同年艾迪博士來港主領佈道大會,全港教會為籌備有關事工,促使成立聯會的意念。1915年由當時七大基督教公會〔安立間會(今聖公會)、倫敦會(中華基督教會)、巴色會(崇真會)、惠師禮會(今循道衛理會)、禮賢會(亦稱巴冕會)、公理會和浸信會〕倡導成立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發展至今會員堂已達414間,信徒人數超過40萬。
「聯會在過去百多年間,一直秉承基督的使命及創會之異象,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繼續發揮傳道、教育和慈惠事業,惠及香港市民。」鍾牧師續言,是次會慶以「基督在人間」為核心,透過聖父、聖子、聖靈三一真神工作,講述基督的故事,實踐基督的愛。他盼望,聯會能步武先賢,盡上好管家之責忠心服侍,在未來繼續仰望上帝恩典前行,也願香港教會成為祝福市民生命的教會。

聯會主席鍾健楷牧師致辭
基督在人間
陳謳明大主教講道時指出,當天的經課是有關耶穌升天奧蹟,耶穌的升天,讓大家同時有着與耶穌「離別」和「同在」的雙重感受。這種「離別」與「同在」之間的張力,也是我們現時面對信仰及世界之間的張力。
人們的生活無可避免地會處於與耶穌同在那種興奮和溫馨的光明,以及跟耶穌離別而帶來傷感和失落的黑暗。因此,耶穌升天的光榮,並不表示人們的生活再沒有黑暗。
在當日的經課《使徒行傳》中,耶穌着門徒留在耶路撒冷,等待充滿聖靈的能力後,才直到地極,為主作見證。聖靈使門徒銘記初心,勇敢地在全世界,那怕是最黑暗的角落,宣講基督的逾越奧蹟。
110年前的前輩就是憑着信仰初心,有着從聖靈而來的睿智與胸襟,縱然大家的傳統、歷史、教制不同,但聖靈卻使大家合而為一,這顯明了基督在人間。

陳謳明大主教講道
經課中的天使又提醒門徒,不要只把目光「看着上面」(耶穌升天)。信徒要將視線拉回大家生活的這片土地上,與所有在這土地上生活的人同行,否則耶穌所宣講的天國便無法實現。因此,「耶穌升天」並不只是要我們停留在默觀耶穌升天的奧蹟上,更要讓這奧蹟來推動信徒去顯明「基督在人間」。
陳大主教又謂,面對世界及社會的動盪,信徒不要只是站着望天。主耶穌被接升天了,他還要怎樣來。耶穌升天乃為大家預備地方,而信徒在地就是好好建設天國,預備主的再臨,將信仰化為行動,與人同行,肯定「基督在人間」。
「耶穌的同在」與「耶穌的離別」兩者間,以及「喜」與「憂」之間的張力,在「聖靈」裏面可以得到了解決。在聖靈中,信徒具體經驗到耶穌的同在並不是一個靜態(static)的同在,而是充滿了見證及履行使命的動態(dynamic)行動。在聖靈內,可以經驗到耶穌的離別不是絕望的離別,而是滿有盼望的出發:在「喜」與「憂」之間,在人們的失敗與基督的得勝之間,在短暫現實的黑暗與基督永恆的真光之間,就是聖靈加添大家力量,讓大家能彰顯「基督在人間」。
聯合聖工展現合一精神

崇拜由聯會執行董事會成員及顧問負責宣召、讀經,並為世界、國家、香港及教會祈禱,又全體會眾一同誦讀《使徒信經》,以基督裏合一的精神齊向上帝獻上感謝。由來自聯會會員堂詩班員組成的聯合詩班獻唱《基督來與我們同在》及韓德爾的《Messiah - Hallelujah Chorus》。
當日,聯會於場內設置「時間長廊」,以1915年七大公會創立聯會為起點,透過一幀幀珍貴的歷史照片,引領出席者穿梭百年光陰,在聯會的發展進程中,認出上帝恩典的記號。
感恩崇拜後隨即舉行110周年會慶感恩餐會,筵開126席,邀得政區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麥美娟局長致辭,並聯同聯會主席鍾健楷牧師、副主席余英嶽牧師及中聯辦協調部朱文部長主持啟動禮亮燈儀式。

「時間長廊」引領出席者穿梭百年光陰

啟動亮燈儀式

麥美娟局長致辭

聯會顧問李志剛牧師祝福
祝福香港行動
聯會110周年會慶既是慶典,亦是促進各會員堂關心社區,踐行福音大使命的契機。故此,當晚感恩餐會由會員堂認領的「慈善餐券」,所有收益全數用於支持「教會關懷貧窮網絡PeaceBox祝福香港行動」。
此外,為傳揚「基督在人間」的信息,聯會將推動「祝福香港行動」,包括推出相關手機應用程式,以及籌辦「2026佈道大會」,詳情請留意聯會網頁https://www.hkcccu.org.hk的公布。
部分聖公會人參加者
真道書院管弦樂團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567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