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香港聖公會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2025年4月13日
第2562期
 

長者票選心水菜色 改變餐單 回味人生故事

(福利協會消息)

香港聖公會黃大仙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隊於2024年10月至2025年3月推行了「情尋味」活動,讓使用膳食服務的長者透過投票選出喜愛的家鄉菜式,加入餐單。同工積極鼓勵及協助長者以電子方式投票表達意見,在投票過程中讓長者追溯回憶及主動分享人生小故事。活動除了讓長者參與膳食服務之決策,更增添長者對用膳的期待,滿足其對家鄉滋味的緬懷之情。

 

廚師特意蒐集恆常餐單以外的四十多道家鄉小菜,供長者投票選出心水至愛,最終服務隊按照投票結果選出12道菜式,輪流供應。同工深信,每道家鄉菜不僅是「食物」那麼簡單,還承載了每位長者的故事和回憶。食物中既有甜酸苦辣,更有人情冷暖,長者吃的不只是服務隊提供的家常便飯,更是當中的人情味及生命故事。

 

梅菜蒸肉餅裏的昔日時光

  

黃小美是緬甸華僑,歸國時被派到惠州的「華僑農場」生活。惠州被譽為「中國梅菜之鄉」,那裏的梅菜新鮮美味。當時她在東江水供水工程部工作,儘管過得辛勞,但她經常可以吃到美味的梅菜,令她倍感幸福。服務隊供應的梅菜蒸肉餅,那熟悉的味道不但滿足了她的味蕾,更喚醒了她內心深處的回憶與情懷,每一口都蘊含着她在惠州的艱辛與快樂。對她而言,這不只是一餐飯,而是與過去的記憶與對話。小美希望「情尋味」活動能夠持續舉辦,她認為活動不僅能促進長者互相交流,還能讓不同的家鄉菜在這裏交匯。

 

西檸雞球的味覺親情

  

何秀冰的家鄉在順德,作為一位視障人士,她對食物的香氣與味道格外敏銳,並且保持着對美味的熱情與對生活的積極態度。「情尋味」活動令她感到「既驚喜又期待」,彷彿為她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秀冰回憶起一個廣播節目《香江暖流》,其中一集教聽眾製作西檸雞球。那清新的香味透過聲音傳遞到她的耳邊,令她垂涎欲滴。這道菜無骨易入口,適合視障人士食用,毋需擔心會嗆到。每當品嚐這道菜時,她的腦海亦會浮現出與家人外出用餐的畫面,兒子總會細心地幫她點這道菜,酸酸甜甜的滋味讓她感到幸福,滋養了她的生活。秀冰希望「情尋味」活動能夠延續下去,並建議單位定期推出新菜單,讓一眾長者能夠維持新鮮感,更讓不同背景的長者持續交流飲食記憶。

 

每一道菜背後都藏着一段故事,長者透過「情尋味」活動參與投票、分享人生故事和提出建議,找到了表達自我的空間。每位長者的微笑中都閃爍着歲月的光輝,食物在活動中成為了情感的載體,讓每位長者在品味家鄉的同時,也回味着人生的甜酸苦辣,感受到生活的溫度,在這份美好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562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

 

上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