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議員及事奉人員退修會 我們要愛教會讓她繼續將福音傳開
西九龍教區於3月29日假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聖堂舉行牧區議員及事奉人員退修會,主題為「司禱的信徒牧職與健康教會的建立」。是次退修會是為回應西九龍教區常備委員會在去年第十四屆教區議會上的建議,讓各堂牧區議員及事奉人員對司禱員(Lay Reader)這平信徒牧職的課題作進一步交流。
退修會先由陳榮豐牧師以兩首泰澤詩歌帶領眾人同心禱告,之後進入主題分享及進行分組討論,並以聖餐崇拜作結。
當日崇拜主禮的陳謳明大主教及襄禮聖品均穿上玫瑰色的祭披和聖帶,引來教友的好奇。大主教解釋翌日是大齋期第四個主日,亦被稱為「慈母主日/省親主日」(Mothering Sunday),是提醒信徒,教會就像母親一樣照顧和養育大家的信仰生命,而信徒亦在教會這「母親」的懷裏成長,故此英國人會在這天慶祝母親節,信徒也會在這天回到自己的母堂參加崇拜。大主教覺得在當天讓一眾平信徒領袖討論平信徒牧職特別有意義,又盼望大家一齊建立教會,讓教會成為像新約時代的教會,雖然微小卻能在歷史洪流中發揮影響力。
思考教會前路回饋慈母聖教會

池嘉邦牧師講道時指退修會是讓大家走在一起為教會思考前路;他再三提醒:「我們的教會(聖公會)不是獨立堂會,聖公會的牧區教堂跟獨立堂會是有分別。不要試圖或企圖將我們的教堂變成堂會!」
池牧師提到,大公教會有「慈母聖教會」的觀念,就是以母親象徵教會。教會對教友的培育和幫助就像母親養育孩子一樣,使大家在愛中成長。透過教會的工作,教友認識救主耶穌基督,教會是大家屬靈生命的母親。因此今天,做兒女的我們看到教會有需要的時候,我們當如何回饋慈母聖教會?「我們需要愛教會,幫助教會,讓她能繼續將福音傳開。」

探討如何落實平信徒牧職
在主題分享時,范晋豪座堂主任牧師先簡介了司禱牧職的由來,他又指出在教會內彼此是家人,聖靈賜給聖品和平信徒不同的恩賜,就是要大家互相服侍,分擔教會的工作,這樣才能建立健康教會。之後有三位不同年代的司禱員透過影片分享他們的平信徒牧職訓練和事奉經驗。
李健輝(輝叔)在諸聖堂長大,他在台灣讀大學期間被當時的台灣聖公會主教認識並邀請他協助堂務。輝叔學習了關於聖公會的高派禮儀,然後教導台北市聖約翰座堂的教友,他又擔任過侍從長、兒童主日學部長、青年團契主席,並在教區成立禮上擔任主教侍從。回港後,他接受何明華主教差遣成為認可的主禱員,戴上主禱員的佩章。輝叔亦信守承諾,一直忠心服侍教會,事奉上帝。
在倫敦聖馬田堂擔任平信徒牧領(Licensed Lay Minister)的Eugene和Ruly,就提到他們擔任此崗位前須修讀三年的司禱員課程,包括課堂的學習和到教堂實習,完成後才回到自己的教堂事奉。教區會安排一位牧者成為Lay Minister的導師,並讓他們在每季聚會分享事奉中遇上的大小事情,互相代禱。
Ruly的事奉主要是牧養關懷,也會支援牧師的教導、訓練、代禱、讀經、探訪等工作,每六至八個星期負責一次講道,也會協助聖洗禮和堅振禮等聖禮。至於Eugene也會在牧區中講道,牧養教友,並獲發執照可在聖餐中擔任持杯。Eugene提到他們的Lay Minister執照須每六年更新一次,更新執照時和牧師一樣都需要按指引審查,並重新訂立工作協議,他認為這個制度讓他們的事奉被教會重視和認同。
之後各堂參加者就強化司禱職事對教會未來發展的影響、教區統籌司禱選拔及培育制度等問題進行討論,並將分享內容以書面形式向教區匯報。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562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