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民學校五十五周年校慶 扶苗成蔭 憑信望愛迎未來
天保民學校自1970年於九龍塘創校以來,在天父的保守和帶領下,能夠從一間只有四班的小型特殊學校,發展到今天有廿八班,提供350個學額給輕度及中度智障的學生,實在是天父的恩典。
今年1月17日天保民學校舉行了五十五周年校慶感恩崇拜,由郭志丕主教主禮及講道,基督堂主任林翰諾牧師宣召;崇拜後,舉行頒發教職員工長期服務獎及致送嘉許狀,以及啟動和切餅儀式。校慶口號為:「扶苗成蔭五十五載,憑信望愛迎向未來」。
教省唯一特殊學校
郭志丕主教講道時指出,天保民學校是香港聖公會內唯一一間照顧特殊學生的學校,是一間很受家長歡迎,校舍又美輪美奐的學校。聖公會的教育觀是非常重視「感恩」的,感恩對學生以至每一個人的身心靈都是很大的祝福和庇佑。
他謂,感恩是可以訓練和學習的,一個人是快樂與否,不在於追求外在的多少,而是欣賞自己已擁有多少,所謂「知足者,貧亦樂」。可是今日人的喜與悲往往是被際遇所控制,這只會痛苦一生;郭主教卻藉着聖保羅的經歷,他即使身在監獄中,仍叫人要時常喜樂,指出人生是不會無風無浪,故此基督教的智慧不在於一生花香常漫、天色常藍、無風無浪,而是在於人生當中懂得乘風破浪。
郭志丕主教講道
擁抱生命 活得精彩
郭主教引用〈平安禱文〉:「求主你賜給我平靜的心,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賜給我勇氣,去做我能改變的事;並賜給我智慧,去分辨兩者的不同。」人必須擁抱生命有不理想和不如意,並將精力集中於面對這些困難,能夠改變的地方。郭主教盼望天保民的學生,縱然先天上有不完美,但仍然能在生命中帶來精彩。
頒發長期服務獎及切餅儀式開始前,由校監葉肇和致歡迎辭,作為創校校長的他回憶第一天上課的情景,當時除他之外,只有四位教師,兩位助教和80名沒有穿着校服的學生。天保民學校是九龍區第一間智障兒童特殊學校,收生遍及整個九龍區,每當收到當時的「教育署」的轉介時,就要進行家訪;他還記得第一次家訪,該兒童已11歲,因區內十多間學校都不願收他,所以從未上過學,當時的葉校長就叫他第二日來上學,他的母親握着校長的手,流着淚連聲道謝。

葉肇和校監致歡迎辭
葉校監指出,今日香港已有43間為智障學生而設的特殊學校,再不會有因智力或智慧問題而被拒諸門外。天保民學校經過兩次遷校及學校改善工程,現在已擴展至28班,350個學生,教職員亦超過140人。學生和家長都得到更全面的照應,學生的潛能得以充分發揮,這都是天父的恩典。
珍視每個上帝創造的生命
葉校監又謂,天保民的辦學理念是對生命的重視,對真理的追求與堅持,尊重每一個按上帝形像被造並被上帝視為珍貴的生命。而學校的使命就是教好每一個學生,無悔今生。
學校又致送嘉許座,陳雅麗校長親自擔任司儀,因為她要親自感謝多年來的同路人和有心人的支持和鼓勵,獲得嘉許座者包括:創校校監黎澤倫、創校校長,現任校監葉肇和、張新村醫生、宋大鵬校董、賴旭佑校董、王莉莉校長、恆基物業管理部義工團、慶年企業、又一村獅子會會長李維恩、香港城市大學學生發展處、義務校醫譚炳權醫生及學校事務助理員梁舒恆,校友梁舒恆是香港世界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及傷殘奧林匹克運動會游泳代表,在2012年倫敦殘奧100米蛙泳賽奪得一面銅牌,是亞洲第一位獲獎牌的女泳手,為校為港爭光。
郭主教致送服務三十年以上長期服務獎予陳雅麗校長
天保民學校在正門裝置了一幅馬賽克牆,其設計取材自基督堂的The Lady Chapel的四塊彩繪玻璃,意在以此作為教會與學校聯結的紀念。這是基督堂55年前對上主一個呼召的回應,開始了天保民55年踐行「信、望、愛」的旅程,這個一脈相承的使命,也導引該校未來的方向。
設於正門的馬賽克牆圖案
學校簡史

天保民學校為聖公會基督堂於1970年在打比道創辦,由前任牧師天保民勛爵(Lord Revd Tim Beaumont)捐款興建,以其名字命名,並以勛爵夫人之名字Mary Rose作為英文校名,以資紀念,並自1986年遷往聯福道新建校舍,成為首間特別為兼收輕、中度智障兒童而設計的學校。

全體嘉賓主持啟動儀式

校慶開放日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555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