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香港聖公會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2025年1月12日
第2549期
 

香港島教區宣教資源巡禮 六牧區事工分享互勵互勉

聖路加堂代表分享福音籃球隊事工


香港島教區宣教事工委員會主辦的「宣教資源巡禮—宣教交流平台分享會」去年10月中旬在聖約翰座堂李堂舉行,港島教區六間教堂分享了她們所做過或仍在進行的宣教事工,互相交流及互勉。

宣教事工委員會委員植洪麗婷善為分享會的主持人,她指出,每間教堂皆有其特色和可以發展的資源,惟各教堂的條件有所不同,因此交流平台就像「業界交流會」般,可以互相借鏡,反思各種宣教工作的可能性。

謝主教總結時表示,對於各堂的分享讓他覺得很感恩、很鼓舞、很欣賞、也很開心。謝主教指出當他開始講教會的質與量成長和5-3-1運動時,他是不確定有多少響應及會否有發展,但在當天聽到各堂的分享時,就知道上帝是一直在作工的。

 


謝子和主教總結

 

而信徒如何配合上帝的工作,如何準備土壤讓聖靈作工。謝主教覺得,教會的事工中很多時都是當不敢嘗試時,就不會有任何事發生;但當敢於嘗試的時候,雖然或有順利成功,或有失敗失望,但大家仍可看到上帝使用大家,引領大家前行。

謝主教謂,大家從友堂的分享中應該得到很多的鼓勵,期望他們將這些得着帶回自己的母堂。然後每個牧區憑藉不同的處境、不同的恩賜、不同的資源,思考可以做些甚麼。「不要怕去嘗試」就是很重要且需要有的資源,在「嘗試」之中可以看到上帝如何使用大家。

聖公會傳福音不是「齋講」,而是著重如何將關懷和適合大家需要的東西,藉着不同的活動或途徑帶給所接觸的人。

謝主教一直思考,為何各個牧區都很努力和熱誠地工作,但增長仍然緩慢呢?他盼望牧區可以轉變宣教文化和態度,雖然這不會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他深信現在所做的事是有意義的,因為當不斷去嘗試,不斷鼓勵教友明白宣教人人有責,這是要花時間花心思去梳理土壤、播種、施肥等;邀請朋友來教會,毋須期望來兩三次就會信主,而是要持續去做。


聖士提反堂代表分享Omega 3 家長教養孩子工作坊


今次分享會有六間教堂分享宣教事工,包括:聖雅各堂以「澳門訪宣」和「福音主日」來分享他們的「質與量的增長」;聖路加堂分享福音籃球隊(少年隊)訓練;聖保羅堂分享夏日親子樂繽紛、家長啟發、聖馬可師友計劃、基恩學生團契;聖馬太堂分享5-3-1運動;主誕堂分享暑期義工隊;以及聖士提反堂分享Omega 3家長教養孩子工作坊、啟發課程。

大會在分享會中向每位參加者派發三張彩色便利貼,在前三間教堂分享之後,讓參加者思考在這些分享中找到甚麼亮點,對自己牧區有何啟迪,牧區之間可以如何支援和合作;接着以一個字或一個詞或一句話將感覺寫在三張便利貼上,然後貼在大會安排好的桌子上,讓參加者選取一張最打動自己的便利貼。在另外三間教堂分享後,參加者兩個一組為這六個牧區的工作及參與的弟兄姊妹及牧者祈禱。最後主教祝福後結束。


參加者在便利貼上寫下從各堂分享得到的啟廸 


為各堂的宣教事工代禱

 

港島教區培靈會

此外,香港島教區信徒培育委員會於10月5日舉行培靈會,邀請身兼思維靜院院長、耶穌會士及耶穌會中華省省長的董澤龍神父分享「在變遷及張力中成就培育 — 依納爵靈修的啟迪」,當日約有130人出席。董神父指出,人跟上主和萬物從來都活在一種張力的關係中,至於人如何在變遷和張力中承載,則視乎大家得到甚麼培育。若套用撒種的比喻,就是好土壤能夠使人去學習承載生命中的張力,哪怕需要克服很多困難和掙扎,至終都讓上主的說話開花結果。

 


董澤龍神父主講培靈會


香港島教區培靈會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549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

 

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