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聖公會教育服務部於12月14及15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香港聖公會教育展」,兩日共吸引超過19,100人次入場。這是聖公會在香港及澳門辦學至今173年來首次舉辦教育展,所有中小幼學校傾巢而出,聯同教省直屬單位及社服機構等,藉着攤位展覽、工作坊、舞台表演、教育講座等,讓市民大眾認識聖公會的學校教育和辦學理念。
開幕禮於14日早上舉行,由署理政務司司長卓永興、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中聯辦教育科技部處長何金暉、香港聖公會教省主教長陳謳明大主教、東九龍教區郭志丕主教、香港島教區謝子和主教、香港聖公會教育服務部主席鄭慕智法政一同主持剪綵禮。
剪綵禮
開幕禮大合照
陳謳明大主教致辭時提到,教省辦教育展的三重意義:第一,是回顧過去而感恩;第二是面對目前尋索機遇;第三是展望將來,讓我們更有遠象去促進香港,以致中國及世界的教育發展。
教育展的三重意義
他謂,首先要感謝天父上帝給大家有機會延續耶穌基督在世時作為「夫子/老師」的使命,培育下一代身、心、靈的全人成長。「我們十分感謝先哲前賢們的無私奉獻,他們不分地區、不分文化、不分階層、也不分宗教,總之那裏有需要,他們就在那兒為孩子們提供德、智、體、群、美的全人教育,讓我們的學校都成為一個教育搖籃。」
這搖籃所出的,雖然不是所有畢業生皆為「高端精英」,但卻培育了無數有智慧、有人格、有承擔、有靈魂,能頂天立地、能敬畏神、關心人,愛國愛港,又有世界觀的一代又一代。大主教感恩先賢們那份「要使每一代都比上一代活得更好」的精神,他們鞠躬盡瘁,言傳身教,令後人因他們而感到自豪。他又感謝過去一直支持着聖公會的政府部門、社會人士,還有其他的辦學團體,同行的夥伴,以及相關專業組織對聖公會學校的指導及支持,並家長們的信任。
陳謳明大主教致開幕辭
目前香港教育界最應該關注的,不應是一些短期危機,而是要加掌握着香港在21世紀的定位。就是在一國兩制,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國際大都會這種定位下,「世界視野」與「家國情懷」的共存共生。他希望藉這次「教育展」分享這種共存共生的教育精神。大主教深信上主愛世人,所以越有世界視野,越有家國情懷。同樣地,越有家國情懷,越有世界視野。
「教育不斷在變。我們不可能沿用19世紀的方法,教20世紀的知識,去預備21世紀的人。」大主教坦言,聖公會希望藉這個教育展,能拋磚引玉,讓整個社會都能更加關注教育事業,同心同德,展望將來。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支持香港打造成國際高端人才聚集中地,若果要在教育上有高質量的發展,相信聖公會也有責任在中、小、幼教育上預備香港的高端人才。
面對未來科技的快速發展和人工智能的普及,如何使用人工智能為人類帶來進步,而不被人工智能所操控,是重要課題。大主教深信將來隨了由答案記憶轉到高端思維的訓練之外,人類的創意及想像力,加上靈性/德性的培育,是得比任何時代都來得重要。
在未來的日子,大主教希望透過這次「教育展」分享聖公會那種堂、校、社服互相協作的模式。展望未來,聖公會期待整個香港,包括官、商、民繼續多年來的緊密合作,也期待與各辦學團體及夥伴和相關專業組織,一條心地將先哲前賢「要使每一代都比上一代活得更好」的精神延續下去。他相信在教育工作上,每付出一分的努力,總是有回報的。
「三頭馬車」理念培育學生成長
署理政務司司長卓永興致辭
署理政務司司長卓永興致辭時,指出香港聖公會在香港歷史悠久,除了是一個宗教團體,亦是社會服務機構和主要辦學團體,並以「三頭馬車」的理念,透過教堂、學校和社會服務機構三方面的緊密配合,培育學生健康成長,也為不同年齡和階層的人士,提供以人為本的服務。
卓永興讚揚聖公會辦學的歷史超過170年,開辦的中、小學及幼稚園超過150所,為學子提供優質的教育,並設立多項獎學金,表揚熱心服務社會的學生。他感謝教省為香港、為國家培育青年人成為德才兼備、有視野、有抱負的新一代。
樂見聖公會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
他謂,特區政府高度重視教育。積極培育年輕一代,讓他們發揮所長、實現自我。他又表示人才是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基礎。他樂見香港聖公會及屬校一直配合特區政府的教育方針,近年大力推動及支持政府科教興國的策略,透過提升創科教育的硬件及軟件,積極推動STEAM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實踐國家高質教育發展的策略。此外,又提供多個渠道讓學生從多方面認識國家、培育他們愛國愛港的精神。他期待香港聖公會未來繼續增強學生對國家歷史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提升他們的愛國情懷。
展示聖公會一家親精神
香港聖公會教育服務部主席鄭慕智法政致謝時表示,這次教育展所展示的除了聖公會173年來辦學使命和理念,更重要是展示出聖公會一家親精神,透過學校為莘莘學子提供基督教全人教育。這是聖公會多年來的承擔、上主的應許、教育同工默默耕耘的見證。他感謝各聖公會學校同工及參與單位的投入和準備,讓教育展順利舉行。
香港聖公會教育服務部主席鄭慕智法政致謝
陳謳明大主教陪同署理政務司司長卓永興參觀學校攤位
傾巢而出讓市民認識聖公會辦學
參與今次香港聖公會教育展的單位眾多,港澳兩地聖公會學校包括超過140間中學、小學、幼稚園及幼兒園,並特殊學校,還有聖公會教省辦事處、社福機構、明華神學院、聖公會檔案館、宗教教育中心、香港大學學生舍堂聖約翰學院等,盛況空前。
兩日的展覽除了擺設攤位,亦編排有不同的節目及工作坊在舞台和活動區舉行。包括多校學生獻技、學校教學經驗分享、專題演講、言語治療師及教育心理學家講座等,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老師,都是很好的交流學習機會,亦讓市民大眾從多角度更加認識聖公會的辦學理念。
兩天教育展有超過19,100人次入場,不少都是一家大細來到,他們有些已有心儀的學校希望了解更多,有些是做資料搜集為將要升小或升中的子女作預備,除了港人,亦有內地人和外籍人士,他們都有興趣了解香港的教育制度、學校上課模式、升學途徑,以便為子女物色理想學校。
有家長表示雖然知道聖公會有不少學校,但沒想過數目多到可以用辦學團體獨立舉行教育展,實在大開眼界。
聖公會校園記者培訓計劃
為配合教育展,教育服務部與《明報》合作舉辦「聖公會校園記者培訓計劃」,邀請《明報》專業導師及傳媒工作者,主持一系列活動和工作坊,傳授採訪與撰稿心得,加深學生對傳媒行業的認識,更在教育展上實踐所學。聖公會校園記者培訓計劃特意安排在教育展上舉行畢業禮,共有56間小學及30間中學 合共172位校園小記者獲頒參與證書。
(© 2024 教聲 / E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