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啪瓷MusiCLAY 陶瓷藝術與音樂交融
(聖雅各福群會消息)
「陶瓷啪瓷MusiCLAY」揭幕展覽大合照
聖雅各福群會復康服務旗下「藝想」主辦的展覽「陶瓷啪瓷MusiCLAY」,展示一系列充滿玩味與實驗性的創作,將陶瓷藝術與音樂巧妙結合,為參與者帶來啟發性的視覺與聽覺之旅。展覽匯聚17位跨界藝術家的作品,並已於11月5日在灣仔「藝想展覽館」揭幕。
陶藝創作人「師傅仔」與藝術家合作
「陶瓷啪瓷」名字靈感來自爵士樂和流行音樂中常見的四拍節奏,展覽融合音樂與陶瓷,將陶瓷的傳統用途推向新的層次。結合現代電子聲光技術,每一件作品皆是一次實驗,不僅在外觀上各具特色,還因其獨特的材料和設計而創造出全新的藝術形式。
在展覽揭幕當日,「藝想」的陶藝創作人「師傅仔」與四位來自音樂、聲光電子及陶藝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共同登台,讓展覽館轉變為一個充滿創意的表演舞台。他們不僅分享創作理念與過程,還現場演奏利用陶瓷創作的樂器,呈現出新穎有趣的音樂與節奏。
聖雅各福群會復康服務高級經理張文頴表示,「藝想」一直致力推行社群藝術項目,並以「師傅仔」為核心,邀請本地及國際的藝術工作者參與,一起推動藝術發展,透過藝術連結並滋養大眾的心靈。
藝術家及音樂指導樊麗華,以及「藝想」陶藝「師傅仔」許家豪、許泊、劉思奧、蕭宇恆以作品「陶片琴」表演
藝術家及聲光電子指導陳一云、林建霖, 聯同「藝想」陶藝「師傅仔」邢廸健介紹「電陶宇宙」作品系列
融合視覺與聽覺體驗
展覽涵蓋三大創新主題,在「電陶宇宙」的主題中,觀眾將進入一個融合陶瓷與電子聲光的互動裝置空間。名為「山寨留聲機」的音樂創作裝置,在運作過程中,觀眾的想像力與參與均十分重要,因為他們的動作和聲音轉化為視覺與聽覺的藝術,創造出即興的音樂軌跡,每次互動都帶來獨特的樂趣。
另外,陶瓷也可轉化成一種互動媒介。在「陶畫有聲」的主題中,陶瓷樂器以其繽紛的色彩和獨特的音質吸引觀眾,引導觀眾親自探索敲擊樂的世界。不僅展示視覺藝術,也成為創作音樂的工具。作品提供了一個充滿互動的音樂創作空間,讓觀眾通過觸摸和敲打創造個人的旋律和節奏,感受音樂與陶藝的結合。
第三個主題為「自然之聲」,以花卉的美麗與繽紛為主題,用陶瓷藝術來捕捉自然界的純淨與色彩。陶瓷作品以花朵為靈感源泉,展現自然界的豐富美感與細膩筆觸。透過視覺、觸覺與聲音的結合,作品旨在傳遞自然的美麗與詩意,讓參與者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通過陶瓷與自然的互動,享受自然清新與悠閒。
藝術家及陶藝指導張啟新與「藝想」陶藝「師傅仔」洪鳴謙介紹「自然之聲」 作品系列
「陶瓷啪瓷 MusiCLAY」於2024至2025年間舉行多次巡迴展覽,並推出更多種類的新作品,讓公眾親身經歷跨界藝術的奇妙世界。「陶瓷啪瓷 MusiCLAY」早前亦在饒宗頤文化館的「一本地陶」香港本地陶藝節 2024 展出,與參與者共同探索陶瓷及音樂的無限可能,一同體驗別開生面的藝術交流。
「陶瓷啪瓷 MusiCLAY」是《我們的故事》的其中一項子項目。相關計劃獲伍集成文化教育基金會的贊助;聖雅各福群會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躍進資助。
「陶瓷啪瓷 MusiCLAY」在「一本地陶」香港本地陶藝節 2024 展出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547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