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堂校社服同工聯合進修日 社交媒體時代 拒絕仇恨溝通
林玉鳳教授主講專題
香港聖公會澳門傳道地區堂、校及社服同工2024年聯合進修日已於10月23日下午假聖公會澳門蔡高中學禮堂舉行,邀請了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鳳教授主講專題,主題為「社交媒體時代的非暴力溝通」,聖公會澳門社會服務處服務總監葉鑑波作回應,陳謳明大主教訓勉及祝福,聖公會澳門蔡高中學合唱團獻唱。
林玉鳳教授主講專題時指出,在英美有很多青少年因受網絡欺凌而自殺,英國已訂立了網絡欺凌相關法例,並已有人因觸犯此刑事法而被判監;在澳門亦曾有娛樂品牌的自媒體前經紀人疑受網上欺凌而自殺。雖然外在世界發生戰爭和衝突看來很混亂,但其實網絡世界有時亦有過之而無不及,手機裏的世界可以更加混亂。近年很多地方的青少年多了情緒、抑鬱等問題,有人將原因歸咎於社交媒體;據美國的研究指出,接觸社交媒體越多,患上抑鬱症的機會提高了三成。
一項於2018年開始的全球性研究,指現時有約17%青少年覺得自己遭遇過網絡欺凌。又有英國研究機構在新冠疫情第一年調查大家受限於家中的時候,欺凌情況有沒有變化,該研究指出,2020年1至7月期間,英國有四成三青少年被網絡欺凌;有七成青少年有見到別人被欺凌,當中九成人沒有作出報告,即是十個人中只有一個會告訴長輩或師長。
從各項研究調查顯示,現今大家所看到的任何問題或個案報告,只是冰山一角。多數青少年或小孩遇到網絡欺凌時只會啞忍着,而他們是怎樣忍?忍了之後對他們的人生會發生甚麼事?這些問題仍未能清楚解釋。在中國內地亦有大量例子,是因為在網絡上原本是正面的貼文,卻引來不斷的留言攻擊,部分事主自殺身亡。一個有報警的例子,被調查帶頭作網絡上辱罵的人,是一個未成年少年,他看見別人都會截圖來作辱罵,就以為是平常事,於是模仿起來。
有了社交媒體之後,多了很多溝通上的便利,同時也多了溝通的困難。社交媒體的研究有兩個概念「訊息簡化」和「回音失效應」,社交媒體用演算法篩選出認為你有興趣的訊息來推介給你,久而久之,就只聽到同樣的聲音而聽不到其他聲音。對於有接觸語言暴力資訊的人來看,就很容易只看到別人都是這樣說,便有樣學樣,加入這類語言。
林教授謂,當一直在責罵,逐漸地就會分不清楚自己是真正在批評一些政策或事件,還是只在表達仇恨的言論。很多網上留言是匿名的,所營造出的網上情緒不知是真或假,未成年人就很易受這些情緒影響。
有學者提出了「非暴力溝通」的理論,其組成部分為: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觀察,當與人溝通時,先要學會講事實,不帶批評的結論;感受,平和地說出自己的感受;需求,正面地講出自己的需要;請求,具體地提出想對方怎樣做。
「非暴力溝通」可以說是「拒絕仇恨溝通」,林教授引用CQ這概念,CQ指的是「文化智商」(Cultural Intelligence Quotient),一個人能夠理解不同文化的人,並且有快速適應多元文化環境的能力,這樣也比較容易接受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以及和自己不同的人。這種CQ能力能夠幫助人抵禦仇恨和刻板印象。
當一個人嘗試與別人建立文化聯繫時,就要先了解別人的規矩,學習別人的規矩,再開始大家的合作。
葉鑑波服務總監作回應
聖公會澳門社會服務處服務總監葉鑑波作回應時表示,林教授提醒了大家如何理解網絡上的互相攻擊,背後的情緒等,讓他想到大家應該要有同理心,大家都需要多關心年輕人,有些人會在社交媒體裏會有「錯失恐懼」,害怕錯過了訊息和回應,因而容易產生焦慮;大家要對社交訊息更加敏感,要如何與情緒相處,是聖公會群體一起集合智慧去克服。
葉鑑波指出,溝通就如陳謳明大主教所說的,有關係和有信任就容易溝通下去。他又謂,聖公會澳門服務處亦有加強網絡素養的培育工作。
蔡高中學合唱團獻唱
陳謳明大主教、林玉鳳教授與澳門傳道地區堂、校、社服各負責人合照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540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