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願主與你們同在:瀧澤克己的以馬內利神學
譚家博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通訊研究員
瀧澤克己(©NPO法人滝沢克己協會)
「願主與你們同在。」
「也與你同在。」
每主日聖餐崇拜大祝謝文皆以「願主與你們同在」和「也與你同在」的啟應開始。然而,何為「主與你們同在」?我們平常說的「同在」,是指在身邊,例如我與你同在就是我在你身邊。但我們卻甚少看見上帝站在我們身邊。上帝與人同在的形式似乎跟人與人同在的形式不一。上帝如何與人同在,實為基督論的核心問題,而日本神學家滝沢克己(瀧澤克己)則提供了一簡單的答案:人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上帝與人同在,而且是與每一個人同在,無論對方是否基督徒。以為上帝只與「我」同在而不與「你」同在,並非以馬內利的原意。
滝沢克己(1909-1984)的學術背景可謂集東西傳統大成。1931年,滝沢自九州帝國大學哲學系畢業後,即遠赴德國波恩大學師從巴特,回國後於九州大學任教。雖然滝沢本人不是京都學派哲學家西田幾多郎的弟子,卻與西田交流頻繁,得到西田賞識。經歷二戰後,滝會議沢與其他左派的日本神學家因反省戰爭責任而同情左翼學生與社會運動;1969年,滝沢就任文學部部長,卻因支持全學共鬥會議而與大學對立,一年後辭職,專注研究,提出以馬內利哲學而聞名於世。
基督徒相信對以馬內利一詞並不陌生。以馬內利(希臘文:Ἐμμανουήλ,希伯來文:לֵאוּנָּמִע)的意思是「神與我們同在」(神われらと共に在す)。例如,馬太福音1:22-23及以賽亞書 9:6皆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從字面來看,「同在」(と共に在す)的概念依然充斥着西方對立二元的思維:神與我們(われら)是兩個獨立而對立的主體,而兩者並列在一起。然而此非日本傳統下滝沢對以馬內利的理解。滝沢說:
「以馬內利」的奧秘︱「神即罪人、罪人即神」,「言即肉、肉即言」,絕對地不可分、不可同及不可逆的原關係,永遠地現在的,以及唯一生命之道︱當以上所言被顯明時,困擾「基督教會」的眾多難題,將在最根本的原理上迎刃而解,就如快刀斬亂麻一樣,一下子就引導往真實的解決之途。1
所謂「不可同、不可分、不可逆的原事實」(不可同↓不可分↓不可逆の原事実)的主張實來自西田哲學;滝沢多以佛學「即」的概念稱呼此原事實。秋月龍珉認為滝沢的「不可逆」是把西田晚期概念「逆對應」(逆対応)簡化而應用於神學。一般的對應是指方向相同的兩者相互回應,但由於神人的次元不同,前者為超越者,所以不能用一般的對應關係,因而要用「逆對應」;2 「神是絕對的自我否定,以逆對應的方式面對自己自身,因其中包含絕對的自我否定,故而在自己自身之中,也是絕對無存在的,因此是絕對存在的。」3 滝沢卻以「不可逆」大大簡化了神人關係。石井砂母亜指出,「不可同、不可分、不可逆」在滝沢的語境下是指「兩者不能被分離,但同時被絕對不能逆轉的順序區分」,並以「不可逆」為中心。4這就是說,以馬內利再不局限於專指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更包括創造,以呼應約翰福音1:1-3「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這道太初與上帝同在。萬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着他造的。」人的存在本來就是上帝與人同在的結果;所以,從滝沢看來,與西方思維相反,人實來自於神人關係。關係先於個體存在,個體緣起性空,實為佛學的框架。
為了區分兩種以馬內利,即創造與道成肉身,滝沢將以馬內利區分成第一義的接觸與第二義的接觸。松岡由香子整理如下:
永遠的原事實(永遠の原事実)
A﹒第一義的接觸/人類的存有基礎(第一義の接触/人間の根底):人有上帝的形象(神の肖像)
歴史的現實
B﹒榜樣(模範例)à透過耶穌基督的第二義的接觸(イエス.キリストで第二義の接触):真神與真人(まことの神とまことの人)
C﹒從B引發的自覺(Bを契機とする自覚)à基督徒的第二義接觸:神的座位與人的座位(キリスト者で第二義の接触:神の座と人の座)
D﹒無自覺(無自覚)à 第二義の接触の欠如(他の人々):罪人的座位(罪人の座)5
然而,松岡由香子批評滝沢完全偏離巴特神學甚至基督宗教,因為滝沢將自覺而非基督受死與復活放在中心。6可是對滝沢來說這批評未必成立。首先,滝沢神學的中心仍是基督的受死與復活,因為這正是以馬內利的第二義的接觸,而若無此接觸,罪人根本無悔罪之自覺;而至於「偏離巴特」就更不算是批評,因為滝沢晚年已明確批判巴特神學。
受歸正宗傳統及西方哲學框架影響,巴特只論及第二義的以馬內利,卻不強調第一義的以馬內利,即上帝是人類存有的本源。巴特說:「在聖道啟示裏,我們說『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我們是說只有在聖父的意志及聖子和聖靈的差派裏,在三一上帝的永恆旨意裏具有間三一性(intertrinitarian)的基礎,使它只能在上帝中的上帝、光中的光的認知裏被確立。若我們具體地說『上帝與我們同在』而非耶穌基督,這同樣適用。」7 此啟示的道,正是成文的道與宣講的道的基礎;三者即成巴特的聖道三分說。然而三者皆無着墨於作為原事實的以馬內利第一義接觸。此外,巴特此聖道觀片面強調上帝主動、人類被動,而被受佛學影響的滝沢批評忽略了「自覺」的重要性,而此自覺並非只是在於「認識上帝」,也在於「認識自我」。「作為取代生為人身的耶穌的神聖Kerygma(宣教)登場。只要基督教會的Kerygma奉耶穌之名進行,並且在此之上能夠作出超越理性思考的『信仰決斷』(信仰の決断),唯有在此情況下,『神與我們同在』這句話才能作為具有現實意義的話語來述說。」8「以馬內利的自覺,確實是對絕對無條件與人同在的上帝的認識,但同時也是對實際存在的人而不是神的自覺。」9
不過滝沢對巴特最大的批評,莫過於「基督教唯一絕對主義」:滝沢認為巴特排斥其他宗教,以為基督宗教以外別無拯救,抹殺了宗教對話的可能。 10 作為基督徒,滝沢故然承認基督的救恩,但他不認為聖道(Logos)只能在基督宗教這一渠道呈現,而認為透過宗教對話,基督徒可以發現宗教如何呈現聖道的其他面向,將其引入,因而豐富及擴展自身傳統。滝沢本人正是看見佛學中「即」與「覺」這些概念比起西方的概念更能解釋以馬內利。在日本這個基督徒佔極少數的國家裏,滝沢主張,「為了能夠聆聽那本身並非宗教,而是全人類的基礎的logos︱人類本來的故鄉的語言,所有這些宗教都應互相幫助、互相警戒,並貢獻自己最好的部分」,11以從不同角度認識聖道。而宗教對話亦非與宣教對立,反之乃相輔相成:以其他宗教的語言,讓其他宗教認識基督宗教的特質。就在《自由的原點》出版後十多年,天主教神學家孔漢思(Hans Küng)才提出跨宗教對話的首要目的是「擴闊我們的視域和資訊」,其次是「以討論連結資訊」,從而達至「互相批判性啟蒙、衝擊、滲透與豐富不同的宗教傳統」。12 可見滝沢的神學思想比西方更超前、更進步。
以馬內利的原事實告訴我們,無論是否基督徒,上帝也與我們同在,關鍵分別在於基督徒藉着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頓悟到人神關係的不可同、不可分與不可逆。以為上帝只與我同在,不與你同在,只能用「西方」框架理解,將東亞文化冠上「異教」之名而踩得一文不值,不僅是基要派的西方自我中心,或滝沢所批評的「基督教唯一絕對主義」,更是對自己以及對以馬內利的原事實無知的表現。而所謂對以馬內利的「自覺」,用儒學的說法,其實相當於復性、「求其放心」,因為上帝就是我們存在的本源;以馬內利不是要求我們向外追求一個遙遠的上帝,而是要求我們向內自省本來就與我們同在的上帝。早在我們開口說「願主與你們同在」與「也與你同在」之先,上帝已內在於我們。
卡爾.巴特與瀧澤克己的書信曾輯錄成書
左:卡爾.巴特
右:西田幾多郎
註釋
- 滝沢克己,《自由の原点.インマヌエル》(東京:新教出版社,1969),頁34。
- 上田閑照,〈逆対応と平常底〉,上田閑照編《没後50年記念論文集 西田哲学》,創文社,1994年,頁30-50。
- 竹村牧男,〈『逆対応』の宗教哲学― 西田幾多郎における『絶対者』と『自己』― 〉《筑波大学哲学・思想論集》,第23号,1998年,頁13。
- 石井砂母亜,〈西田哲学における「不可逆」の問題―滝沢克己の西田批判を受けて―〉《ルーテル学院研究紀要》,第42号,2008年,頁128。
- 松岡由香子,〈滝沢克己のインマヌ エル論批判〉《宗教研究》,第7卷,1990年,頁60。
- 同上,頁63。
- Karl Barth, ‘The Doctrine of the Word of God’, Church Dogmatics, eds. G. W. Bromiley and T. F. Torrance, Vol. 1, (London and New York: T&T Clark, 2009), p. 117。
- 滝沢克己,《自由の原点.インマヌエル》,頁8。
- 同上,頁152。
- 滝沢克己,《自由の原点.インマヌエル》,頁205。
- 同上,頁96。
- Hans Küng, Christianity and the World Religions: Paths of Dialogue with Islam, Hinduism and Buddhism, trans. Peter Heinegg, (New York: Doubleday Company Inc., 1986), xix.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529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