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香港聖公會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2024年7月7日
第2522期
 

聖三一座堂交流團 訪問中國基督教重鎮南京


 南京聖保羅堂

 

聖三一座堂培育部主辦之「南京學習交流團」於6月17至20日舉行。郭志丕主教率領聖三一座堂及友堂教友共二十多人,前往南京的基督教教堂、神學院及社會慈惠機構,促進交流。 

聖三一座堂培育部素有鼓勵教友學習的傳統,自2010年起,每年都會舉辦交流活動,足跡遍布廣東、福建。除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交流從未間斷。今年在愛德基金會(香港)董事湯啟康協助下,得以到訪當地與聖公會關係密切的教堂與機構。

交流團首站訪問聖保羅堂,該堂原為美國聖公會傳教士於1912年創立,教堂為哥德式設計,有高聳的鐘樓,建築面積達485平方米,是南京其中一座現存最早的基督教建築。1937年抗日戰爭期間,聖保羅堂一度成為庇護所,保護平民百姓。 

聖保羅堂主任闞仁平牧師為交流團介紹聖保羅堂時強調,中國教會雖然在1950年後改變了模式,不再區分宗派,但原屬聖公會傳統的聖保羅堂,依然保留崇拜禮儀,在闞牧師服事三十年間,這一點並無改變。而身兼南京三自教會主席的他謂,現時南京有237個堂點,信徒約六萬人,牧師、長老、傳道人合共近四百人。「信徒多、關心少」是南京教會的一大挑戰。


交流團與聖保羅主任闞仁平牧師(前排右二)合照

 

交流團隨後前往愛德基金會設於南京的總部,由理事長丘仲輝、秘書長凌春香親自迎接。愛德基金會成立於1985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一批成立,並具有公募資格的民間組織。基金會旨在促進教育、社會福利、醫療衞生、社區發展、環保、救災等公益事業。在非洲地區亦成立分部,支持當地發展。今年5月,愛德基金會榮獲「第五屆多哈國際宗教間對話獎」,肯定其對國際社會所作出的貢獻。 

聖三一座堂培育部部長梁靄雯,向愛德基金會介紹聖三一座堂的歷史、建築特色和現況;一眾團友亦品嘗甚至親手製作「愛德麵包坊」出品的麵包和曲奇。成立於2007年的愛德麵包坊隸屬於愛德基金會,是中國首批為心智障礙人士提供職業培訓和庇護就業的社會企業,讓他們有機會平等地參與工作。2009年,麵包坊更邀請到本身為香港聖公會靈風堂教友的資深烘焙師鄺振中師傅出任技術總監,指導麵包坊工作。

愛德基金會亦和聯合聖經公會合資組建了「南京愛德印刷有限公司」,這是中國印刷《聖經》的主要基地,蜚聲國際。自印刷廠成立至今,已累計印刷二億六千多萬冊《聖經》,包括中外語文及凸字版。在參觀印刷廠期間,團員除了認識印刷《聖經》的整個工序,更有機會親手製作木刻《聖經》印刷。 

    
 左:愛德基金會轄下社企—愛德麵包坊 
 右:團友在愛德麵包坊嘗試製作曲奇餅 

  
 愛德印刷廠董事丘仲輝帶領交流團參觀印刷廠

南京是中國基督教的重鎮,「金陵協和神學院」可說是中國基督教的最高學院。神學院的前身是「金陵聖經學院」,於1911年創辦。1952年,因着院系調整和三自運動的推行,華東地區的十二所神學院聯合組成現今的金陵協和神學院,由丁光訓主教出任院長,現任的高峰院長是繼丁光訓之後第二任院長。交流團到訪當日,剛巧是學院教牧學博士論文答辯的日子,翌日更是一年一度的畢業禮,高峰院長在百忙中抽空接待,共進午膳,甚為難得。

除了到訪教堂、機構和神學院,團員還飽覽了南京名勝,例如夜遊秦淮河、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美齡宮等等。除了發思古之幽情,亦可認識中國近代歷史。 

培育部部長梁靄雯透露,台灣聖公會張員榮主教已經發出邀請,明年有望前赴台灣交流,期待教友積極參與。


交流團向金陵神學院高峰院長致送紀念品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522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