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香港聖公會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2024年5月5日
第2513期
 

隱現之間:讓學生透露心聲,讓彼此栽種和平

文|栽種和平計劃團隊

 
黃靜嫺與諸聖中學學生的作品「聽說溫柔」(栽種和平計劃團隊提供) 

和平,絕非抽象的理念。香港浸會大學中華基督宗教研究中心及校牧處共同策劃「栽種和平」計劃,負責人郭偉聯博士稱,計劃旨在關注青少年精神健康及促進人際與社區和平,過往曾匯聚學生與藝術工作者,透過不同的活動探討「內心平安、人際和好、群體和睦、社會和平」四個和平向度,深入認識並探索實踐栽種和平的可能性。 

是次「隱現之間」藝術項目為計劃的成果展現,由Dream of Tomorrow創辦人黃靜嫺作策劃,以「隱蔽」背後所「浮現」的種種人與事、情感與關係作主題,以藝術探索生活中有關公平的隱與現。項目由3月29日開始,於深水埗The Bridge+人文藝術空間進行為期24天的互動展示,於4月21日圓滿結束。

參與的六個藝術單位,包括島仔藝術、香港遺美、梁凱晴、貓珊、黃靜嫺及楊文輝,跟浸會大學生及聖公會三間中學(包括諸聖中學、白約翰會督中學及莫慶堯中學)學生歷經數月的社區探訪、戲劇工作坊及藝術創作學習,不單讓青少年加深自我認識,尋找與自己相處的和平之道,並透過與不同人的交流,探索社會各群體的情感與生活狀態,如個人內心的糾結與自我認識、城市中被忽略的動物、以及社區需要關注的人事物。 

是次成果展現匯聚了藝術家與青少年共同創作的作品,並透過公眾藝術互動參與,及由聖雅各福群會社工帶領一眾同學參與的社區服務分享,展現隱藏於社會之中可見及不可見的生活經驗,以至青少年的精神面貌。


(栽種和平計劃團隊提供) 

 
島仔藝術與白約翰會督中學學生的作品「自在萬花筒」© 教聲/ ECHO)

 
楊文輝與莫慶堯中學學生的作品「假面真我」© 教聲/ ECHO)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513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

 

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