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麥理浩夫人中心/中心」)迎接五十周年誌慶在即,以「共慶金禧‧同織未來(Celebrating the Present and Weaving the future with our True Hearts)」為主題,在回顧過去服務發展的點滴和慶祝金禧的重要時刻之際,更展望未來,繼續團結每一位同工及各界持分者,共同為社會編織更緊密的社會協作網絡。
屹立荃葵青服務坊眾五十載
麥理浩夫人中心多年來屹立於荃灣及葵青區,堅守「社區為本」的服務設計理念,為不同年齡、種族的基層市民服務,實現友愛共融社區的願景。
麥理浩夫人中心自1973年起,本著「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基督精神,由最初一間為青少年及勞工階層提供服務的小中心,持續地回應社區的變遷與市民的需要,開辦各式各樣的服務。作為一個扎根於社區的機構,中心堅持提供優質服務,因此得到街坊的信任、各界持分者的支持。發展至今,中心已成為一間為不同年齡、種族及文化背景的基層市民,提供專業社會服務的機構,34個服務點遍布於葵青及荃灣區不同角落,是區內主要的社會服務提供者之一。
一同回首半世紀,麥理浩夫人中心見證時代更迭而不斷發展。
成立伊始 在地上發揚基督大愛
1970年代,政府發展荃灣新市鎮,而葵涌和石籬區主要被規劃為工業區和公屋住宅區,區內有不少的流連青少年和工廠工人,生活條件欠佳。因應社區需求,時任聖公會港澳教區主教白約翰主教向政府租用土地,於葵涌和宜合道22號現址成立一間社區服務中心,並命名為「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1973年11月20日,在白約翰主教及首位中心主任張肇融牧師的陪同下,麥理浩爵士夫人親臨主持揭幕儀式,中心正式成立。
麥理浩爵士夫人於1973年11月20日舉行之中心開幕禮上致辭
中心1973年落成時樓高只有三層
創辦初期 政府支持擴展服務
起初,麥理浩夫人中心主要為葵涌、石籬及周邊社區的青年和工廠工友提供學生輔導和鄰舍組織服務。直到1980年,中心加建兩層,並提供政府資助的社區中心服務;又開始鄰舍層面社區發展計劃,服務荃灣西六村的鄉民。
一步一腳印 扎根荃葵青
自80年代,政府資助服務持續增加,麥理浩夫人中心亦逐步開辦育嬰園及幼兒園、家庭生活教育服務,以及老人中心等服務,服務範圍更擴展至葵涌以外的荃灣及青衣一帶。隨着學童課餘託管服務在1986年正式開辦,「照顧及教育綜合服務」亦見雛型。
1987年「劇言溝通」家庭日營 進行親子遊戲,樂也融融
各界慷慨支持 隨社會高速發展
隨着90年代香港的經濟蓬勃發展,承蒙社會各界的慷慨解囊,包括白普理慈善基金、林護基金和林植宣博士的捐助,麥理浩夫人中心的白普理翼落成,第二期擴建於1994年竣工。
翌年,麥理浩夫人中心成立社區健康促進中心、健身室、牙科診所與佳音服務部,全面推動社區基層健康教育服務。當中,佳音服務部現提升為現時的社牧事工(social service chaplaincy),關顧不同人士的「身、心、社、靈」全人健康需要。同年,中心獲政府資助開辦老人綜合服務中心和家務助理服務,至1997年3月,老人綜合服務中心正式開幕(現稱「林植宣博士老人綜合服務中心」)。鑒於90年代本港離婚率急升,麥理浩夫人中心成立家庭活動及資源中心,針對家庭需要而提供家庭輔導、單親及弱勢家庭互助小組和家庭生活教育服務。
香港聖公會教省於1998年成立,中心亦隨之而易名為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
踏入千禧新紀元 持續創新 持續進步
踏入千禧年代,由於區內人口結構日益複雜,麥理浩夫人中心積極推展各項創新服務,包括支援新移民、長期病患者、受虐婦女等特殊社群的服務。在2001年中心成立少數族裔服務部,聘請不同種族的同工組成工作團隊,成為香港最早提供少數族裔服務的機構之一。
2000年代初期開始,麥理浩夫人中心在荃灣及葵青區設立衛星服務點,並加強外展與上門服務,把服務帶到給坊眾。同時,配合當時政府社會福利服務改革,中心分別在青衣和梨木樹開設綜合服務中心,成為青衣邨社區會堂的代管機構,又開設了石蔭幼兒園(現稱「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石蔭)幼稚園幼兒園」),為區內學童提供全方位服務。至2002年,中心把原先的工友飯堂轉型為餐飲業培訓中心,連同工商業社會服務部及兩所綜合服務中心,合併成為「就業發展綜合服務」。

中心於2003年完成維修工程後漆上紫色,並且保留至今
發展社企服務模式 應對社會跌宕
面對2003年「沙士」及2008年金融海嘯所造成的經濟衝擊,麥理浩夫人中心至2010年代初期接連開展多個社會企業,包括融藝坊、建業坊、健樂坊、融藝工房、翻譯通、「『愛‧服‧飾』南亞創藝」等,為較低學歷的坊眾提供就業機會,擴闊家庭收入來源,協助他們渡過艱苦時期。
五大服務設計綱領
麥理浩夫人中心從2017年4月起由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有限公司擁有,繼續致力以「社區建設」、「社區照顧」、「社區健康」、「建立社會資本」和「社區融和」的服務設計綱領提供服務。融入福利協會後,中心與協會把握協同發展機會,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別開始營運位於荃灣及葵青的香港聖公會多元文化外展服務隊及「恩澤膳」─ 短期食物援助服務,更有效益地服務區內基層市民。
2022年機構開設全新旗艦少數族裔服務中心 ─ Hamara Hub
位於石蔭的幼稚園幼兒園
世紀疫症 共渡時艱
在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席捲全球,香港迎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市民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在這段期間,麥理浩夫人中心一直與市民同行,共渡時艱,攜手抵抗疫情。在面對一浪又一浪的檢疫隔離措施下,中心採用創新的線上服務及遙距服務模式,與時並進,務求減少服務停擺而為服務對象帶來不便。
服務新動態 中心新一頁
麥理浩夫人中心的服務推陳出新。中心接受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委託,自2022年12月起營運座落於葵涌業成街的組合社會房屋「麥匯‧業成」計劃。此計劃不僅為原本居住在不適切居所市民提供過渡性社會房屋,大大改善了基層人士的居住環境,更進一步協助他們增強身心健康,並拓展了他們的社交網絡。
賽馬會葵華健樂中心開幕典禮
與此同時,麥理浩夫人中心在葵涌總部服務大樓旁的葵華大廈開設了賽馬會葵華健樂中心,為長者及普羅大眾提供一站式基層健康服務平台,推動高端樂齡科技的應用,創造跨界別、跨專業及跨地域的合作空間,成為中心的旗艦社區健康服務中心。賽馬會葵華健樂中心已於本年10月正式開幕。
中心管理團隊合照
誠邀出席感恩聖餐崇拜
麥理浩夫人中心「五十周年感恩聖餐崇拜」及「第五十屆年會暨金禧慶典啟動禮」,將於11月25日(下星期六)下午2時30至4時及5時至6時假諸聖座堂及諸聖中學舉行。崇拜由陳謳明大主教主禮,並邀請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擔任年會暨啟動禮之主禮嘉賓。誠邀大家出席崇拜,同頌主恩。

舉辦「緊『麥』同行@荃葵青打卡遊蹤」與街坊一同慶祝中心50周年

超過130位長幼共融服務義工用半年時間合力把長達500米的荃灣公園海濱欄杆披上鉤織藝術,展期至今年12月 27日

中心的吉祥物「小麥Mac」,不同 衣服顏色代表不同服務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