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香港聖公會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2023年10月22日
第2485期
 

加沙聖公會醫院遭飛彈襲擊數百人死 耶路撒冷教區強烈譴責並哀悼遇難者

 
阿赫利醫院 (資料圖片)

 

以哈衝突持續超過兩星期,消息指衝突至今已造成超過三千人死亡,但當地局勢仍未有緩和跡象,耶路撒冷教區位於加沙的阿赫利醫院(Al Ahli Arab Hospital, Gaza)在當地時間10月17日黃昏遭受飛彈襲擊,導致醫院附近數百人死亡,令緊張局勢進一步加劇。 

阿赫利醫院是一所慈善醫院,服務加沙地帶的貧窮家庭,當中不少是巴勒斯坦難民。這次衝突發生後,醫院除了照顧傷病者,當地許多民眾湧入醫院範圍內避難,因為他們相信醫院是安全的地方。

  
 阿赫利醫院早在 10月14日已曾遭飛彈襲擊造成嚴重破壞(圖:Anglican / Episcopal Diocese of Jerusalem)

 

事件發生後,以色列及巴勒斯坦政府互相指摘是對方所為,亦有指事件是巴勒斯坦武裝分子伊斯蘭聖戰組織的火箭炮發射失敗導致。對於以巴局勢急速惡化,國際社會普遍的聲音均呼籲雙方停火,以及保護當地平民的安全,以免引發更嚴重的人道災難。
聖公會耶路撒冷教區發表聲明,呼籲教會團結祈禱,堅決譴責有違人道主義的攻擊,並對數百名無辜平民的逝去表示哀悼。 

聲明指出,正當全球信徒團結一致以禁食和祈禱,祈求聖地有和平、和解以及結束痛苦衝突的日子時,聖公會的阿赫利醫院卻遭到殘酷的攻擊。然而哥林多後書四:8-9提醒信徒「我們處處受困,卻不被捆住;內心困擾,卻沒有絕望;遭受迫害,卻不被撇棄;擊倒在地,卻不致滅亡。」在面對逆境時更要有堅定不移的精神。

聲明又以最強烈的措詞譴責這次殘暴攻擊,形容是危害人類罪。因為根據國際人道法的原則,醫院是避難所,但這神聖的界線已遭破壞。教區呼籲國際社會履行保護平民的職責,確保這類不人道的恐怖行為不再重演。 

耶路撒冷教區對於有無數人因此而喪生感到悲痛,又宣布所有的教堂和機構舉行哀悼日,並懇求教區的友好、合作夥伴和有心人團結一致,哀悼失去生命的員工以及弱勢的平民和傷病者。

為世界平安祈禱 

而在阿赫利醫院遇襲前一日,普世聖公宗秘書長珀安道主教(Anthony Poggo)響應「耶路撒冷基督宗派一眾宗主教與教會領袖」(The Patriarchs and Heads of Churches in Jerusalem)的呼籲,邀請全球的聖公會信徒於10月17日參與全球普世祈禱和禁食日,以為以色列與哈馬斯持續不斷的衝突,加沙地帶出現的人道危機懇切祈禱,祈求實現和平、和解和結束戰爭。除了聖公宗群體,當日世界各地都有基督徒響應,為這片土地的人民禁食和祈禱。

在香港,天主教香港教區基督徒合一委員會及香港基督教協進會亦於10月17日在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聯合舉行「為世界平安祈禱」泰澤祈禱會。 

  
 「為世界平安祈禱」泰澤祈禱會 (© 教聲/ ECHO)

 

祈禱會以全體誦讀《尼西亞信經》合一中譯本開始,剛從聖地回來的循道衛理國際禮拜堂范爾敦牧師(Eden Fletcher)分享了他在聖地的經歷和感受,而普世博愛運動志願成員梁麗芬,則分享當地基督徒在戰火中希望向外界傳達的信息。她提到在戰亂中以色列的婦女在丈夫、兄弟、兒子逐一被徵召到前線作戰的時候,她們除了為自己的家庭禱告,也為加沙地區受戰事影響的家庭及人民禱告。梁麗芬表示新聞不停報道當地最新戰況,容易讓仇恨不停放大,令人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有錯誤的印象,反而忽略了在兩個民族之間尋求和平溝通的可能性。

代禱時除了為以巴戰爭祈禱,各宗派代表也為到俄烏戰爭、利比亞水災以及阿富汗和摩洛哥的地震祈禱,祈求上帝在戰火和天災中,看顧每一個受影響的災民及家庭;會眾在歌聲中圍繞十架,為心中記掛的事禱告。祈禱會最後由香港聖公會陳謳明大主教及天主教香港教區夏志誠輔理主教共同為大家祝福。

  
 陳謳明大主教及夏志誠輔理主教共同為參加者祝福(© 教聲/ ECHO)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485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