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香港聖公會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2023年10月15日
第2484期
 

青年合一.生態靈修對話 融入大自然感受上帝創造與臨在

  
 (© 教聲/ ECHO)

 

由聖公宗.天主教合一與使命委員會主辦,香港聖公會四區聯合青年事工和天主教香港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協辦的「『We are One in the Spirit』青年合一.生態靈修對話」,已於9月17日假聖神修院舉行,邀請了天主教香港教區夏志誠輔理主教及香港聖公會香港島教區謝子和主教分享信息。 

謝子和主教分享時首先指出,若要愛上帝的世界、愛上帝所創造的,先要將教會間的分歧和隔膜拆下,所以要感謝上帝讓聖公會和天主教一直加強大家相聚的時間,互相認識、鼓勵和學習,在共同見證裏看見上帝賜予的使命。

謝主教引用創世記一章24-31節指出,在上帝創造裏,上帝將美意、愛和榮耀彰顯出來,包括上帝所創造的人;從詩篇104篇又看到,藉着上帝所創造的讓人看到他的奇妙,以及看到上帝在人的當中。 

   謝子和主教(© 教聲/ ECHO)

在耶穌基督的生命裏,可以見到他經常在山上祈禱,謝主教認為,在山上可以藉着大自然的景色、聲音、風等,讓人感受到被上帝的愛環繞;耶穌除了在會堂教導人外,他常在外面、山上等教導人,他會就地取材,以當下周圍的事物作為教導的題材。因此在靈修時,信徒要學會融入大自然環境,在大自然環境中欣賞和感受;開始時,先安靜自己,謙卑自己,要明白自己是上帝的創造物之一,與樹、草、飛鳥等同樣都是上帝創造的;接着,細心觀察環境,四周的事物,可以觸摸樹葉,聞下花香,看看小鳥在哪裏,聆聽不同的聲音,用心感受,亦可赤足在草地、泥地、沙地作接觸。

  
 在修院內漫步靜思(© 教聲/ ECHO) 

 

生態問題可致屬靈危機 

謝主教又謂,今年在香港及世界各地出現的極端天氣,面對世界不斷的改變,人更加要學習依賴信靠上帝。在保護環境上,大家要知道人們是破壞者,亦是守護者;除了關注自己和地方的需要,也要關心全 球的需要;謝主教提醒大家,生態問題不只是環保問題,而是屬靈危機,所以不只是作呼籲,亦向自己作挑戰去改變。

夏志誠輔理主教以聖方濟的《太陽歌》作分享,這歌是聖方濟通過萬事萬物來讚美上主,夏主教指出,將自己完全放入上主之中,才會在萬物中看到天主的臨在。 

   夏志成輔理主教(© 教聲/ ECHO)

兩位主教的分享之後,參加者便自由在修院內漫步,作安靜自己,沉澱個人的時間,之後有分組交流,最後由香港聖公宗—天主教合一與使命國際委員會成員李一帆牧師致送紀念品—小盆栽予兩位主教後,全體同唱泰澤短頌《何處有仁》作結。

 

合一與使命國際委員會由來 

香港聖公宗—天主教合一與使命國際委員會的青年合一聯絡小組成員張梓賢牧師解釋這次活動的緣由,他表示,促成這次活動是源於2016年,聖公宗─羅馬天主教合一與使命國際委員會邀請世界各地聖公會教省和羅馬天主教教區的主教,在坎特伯里和羅馬舉行為期七天的國際會議。在大會中,教宗方濟各送贈了一根大聖額我略的牧杖的仿製品給坎特伯里大主教韋爾比作禮物,而韋爾比大主教則把自己胸前象徵主教職分的十字架送給教宗。這個象徵分享牧職身份的舉措,促使聖公宗及羅馬天主教會雙方進行更深的合一見證。因此,在香港雙方的主教們多番努力下,成立了「天主教─香港聖公會聯絡小組」,並籌備各項合一活動及交流。

及後,因新冠病毒疫情反覆,小組的工作被逼暫停了一段時間。至2021年,小組的工作重新展開,為了使小組與聖公宗及羅馬天主教有更清晰的連結,決定將小組正名為「香港聖公宗—天主教合一與使命國際委員會」,並由不同工作小組籌備活動。

   致送紀念品(© 教聲/ ECHO)

張牧師謂,2021年9月1日教宗方濟各開啟了「受造界時期」,並於同年與大公宗主教及聖公宗坎特伯里大主教共同發表保護生態環境的信息。於是「青年合一聯絡小組」便集中探討如何在保護生態上出一分力,共創願景。

  分組交流(© 教聲/ ECHO)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484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