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香港聖公會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2023年9月17日
第2480期
 

【福利協會消息】童樂小學堂 為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童準備升小

  

福利協會愛童行計劃獲社會福利署資助推行「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計劃」,轄下設有三支服務隊,至今為全港52間幼稚園及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內有特殊需要的學童、其家長及教師提供到校學前康復服務。

為讓參與計劃的學童及家長順利過渡升小適應期,團隊在8月7至18日先後於聖三一堂小學(九龍區)、聖公會主風小學(沙田區)、救世軍林拔中紀念學校(東涌)及聖公會蒙恩小學(屯元天),分別舉行為期五天的模擬課堂「『童樂小學堂』升小實戰班」,讓學童逐一體驗到跨專業團隊特意設計的模擬課堂,包括小學的上課流程、學習模式、提升自我管理及社交技巧,希望能減低對陌生環境的擔憂及不安。

  
 模擬課堂包括小息時間,學童們在玩樂時可學習如何與同輩相處

 

小一實戰班 四大重點

第一,認識小學學習模式
課程以小學校舍作為課堂場地,讓學童身處課室學習,更易投入小學環境。跨專業團隊會參考小學課堂日程,以中文堂、英文堂、數學堂、常識堂、視藝堂、體育堂、班主任課、小息及小賣部環節組成課程內容,期望呈現真實小學日常流程及學習模式;團隊成員更擔任不同學科的老師,為學童提供手冊、教科書、工作紙、作業等教材,加強課堂真實感。

第二,學習執行指令及遵守規則
課程內容側重讓學童適應小學課堂指令及校園規則,例如排隊上課室、專心聽課、聆聽老師指令、派發書簿、交收功課、先舉手後說話及增強應變力等,從而減低學童適應幼小之間的落差。 

第三,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小學流程對學童的自立能力要求更高,例如自行抄寫手冊、閱讀時間表收拾書包、帶齊所需課本及教具、在課堂鐘聲響起時轉換及準備相關物品、自我管理小息時間等能力,當中更設立小賣部,運用模擬錢幣教導學童如何按自己需要及能力進行購買及理財。團隊會觀察學童的個別表現及需要,作出示範或提示,讓他們從實境中學習及嘗試,幫助建立自我管理能力。 

第四,提升及實踐社交技巧
小息時間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童有玩樂時間,同時學習與同輩相處時應有的禮儀及社交技巧,讓他們熟習與他人的交流過程及溝通規範,令他們更易適應小學的群體生活及安排閒暇的互動。

最後,團隊感謝於聖三一堂小學、聖公會主風小學及聖公會蒙恩小學借出校舍作活動場地,加強學童的代入感,更能體現真實小學環境、設施及流程安排,預早進行實習及適應使順利過渡升小的挑戰。

  
「童樂小學堂」升小實戰班在8月中旬圓滿舉行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480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

 

上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