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香港聖公會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2023年7月23日
第2472期
 

讓教會結出好果子 迎接澳門傳道教區來臨

澳門傳道地區第十二屆臨時議會已於7月15日在澳門聖保羅堂順利完成。由於今屆議會並無提案,在完成各項選舉之後,便進入議會主題「迎接我們仨的傳道教區(延續篇)」,議員一同討論在推動成立澳門傳道教區的事上,教堂以至教友可以做的事。 

   
 全體議員及觀察員(© 教聲/ ECHO)  

會議以聖餐崇拜作開始,陳謳明大主教提到兩年前因為疫情,大家被迫分隔港澳兩地,以視像形式舉行會議,感覺相當疏離,這次終於可以在澳門相聚,實在值得感恩和珍惜。

大主教在講道中提醒議員,大家此時此地聚在一起,不單是因為要召開臨時議會,而是藉着議會商討傳道地區未來發展讓教會結出好果子,這才是開會的目的。 

當日的福音經課是約翰福音第十五章1至11節「耶穌是真葡萄樹」。大主教指出,現實中的園丁的確像經文一樣,會將葡萄樹上那些不結果、枯萎的枝條修剪乾淨,彷彿只剩下光禿禿的殘幹,但只要等到春天來臨,葡萄樹就會生長得更加茂盛。

聖經裏面葡萄樹經常被用來比喻上帝子民,歷代的教會都曾經歷一個又一個興衰,今天一樣有學者說教會對社會已失去影響力,愈來愈少人到教堂崇拜,再多一百年就會衰落,但有信仰的人都會知道,歷史亦告訴大家,教會經歷艱苦過後必定會重新發芽,蓬勃成長。因為這些困境都是上帝修剪教會的過程,雖然修剪的過程會為教會帶來疼痛和眼淚,但上帝允許這些試煉臨到教會身上,為的是要磨練、潔淨和裝備教會,幫助大家從錯誤中修正,亦提醒作為枝子的教會要連於基督耶穌這真葡萄樹,要住在他裏面,也要讓基督住進教會和信徒心內,如此教會就能靠着基督走過歲月的洗禮,結出美善的果子。 

  

 會議以聖餐崇拜作開始(© 教聲/ ECHO)
 

    
 左:表決接納各個委員會報告                  右:臨時議會主席陳謳明大主教致辭(© 教聲/ ECHO) 

迎接我們仨的傳道教區(延續篇)

承接上屆議會主題「迎接我們仨的傳道教區」,今屆議會的主題是「迎接我們仨的傳道教區(延續篇)」,會上先由潘靄君牧師代表工作小組,報告今年6月就教會領袖對成立傳道教區的關注點,向澳門傳道地區四間教堂的教會領袖(牧區議員和堂務促進委員)收集的問卷結果。 

結果顯示,超過八成的教會領袖皆認同「聖公會三頭馬車在澳門社區中,致力推動教會目標與使命」。而就「聖公會教友在澳門的福傳現況」,有六成人認為不過不失,近兩成覺得屬於比較理想。至於「由傳道地區走向傳道教區的進程發展」,有超過五成人認為只屬中等,有近三成認為比較理想。

問卷報告亦有開放式問題讓教友以文字回覆,當中就三頭馬車在澳門的合作方面,除了認同之外,教友的回應亦包括:教育和社會服務須注入福傳元素、社服與堂的連結可以加強、暫時沒有好好整合每一所教堂獨特的優勢等等,也有表示對三頭馬車認知不多。 

至於聖公會教友在澳門的福傳現況方面的回應則有:莊稼多,作工的人很少;福傳應在生活中實踐,但教友未必能在生活中做福傳工作;不只教友,就連本身作為牧區議員身份的教友也沒有做應做的本分;較集中在學生身上,可放開點眼光,加強社區福傳,亦不忘記轄下機構的同工亦是禾場。

在由傳道地區走向傳道教區的進程發展方面,有教友覺得學校和社會服務處已經預備好,反觀教會需要努力,才可以給予5分。亦有認為需要強化本身教友對傳播福音的使命感,不要過分組織活動。有教友回應指澳門應該盡快派遣主教來整合各間教堂,社會綜合服務和學校的優勢。也有教友對成立教區的必要性未有足夠的宣傳及講解。 

  
 潘靄君牧師簡介議會主題及問卷調查結果 (© 教聲/ ECHO) 

要普及神學教育 擴大牧養團隊

問卷最後是問大家「聖公會的澳門群體在實踐其宗旨和使命方面,有甚麼具體建議?」得到的回應相當正面,包括:建議神學教育普及化、建立和擴大牧養事工團隊、培養新生代接捧、激發教友們的熱心、強化青少年工作等,也有建議大主教、牧者及信徒領袖要「住在平信徒中間」。 

之後議員們分成五組,就着在推動成立澳門傳道教區上,「我的聖堂可以做些甚麼?」以及「我可以為我的聖堂做些甚麼?」進行討論及分組匯報。綜合各組意見,建議包括增設普通話崇拜,為需要輪班的朋友彈性安排聚會,投放更多資源在新社區及青少年福傳事工,讓年輕教友多參與事奉。此外,大家都認為自己可以主動參與更多事奉崗位,主動關心及照顧教友的需要,鞏固新舊教友的融合,一起建立濃厚的宗教氛圍,讓任何人來到教堂都感受到愛。

  
 各組代表匯報(© 教聲/ ECHO)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472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