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我歸主正是崇拜的意義
禮儀表達本身就是神學,藉崇拜的儀節和信眾的參與表達出來 (© 教聲/ ECHO) 由教會政策文件導向委員會主辦,宗教教育中心協辦的《愛的道路4:敬拜》公開講座已於6月27日在聖約翰座堂舉行,講員為對禮儀素有研究的林振偉牧師,他提醒與會者崇拜本身就是令信徒忘我,成為一心歸向上主的活潑群體。
崇拜是通往成聖的路
首先,林牧師認為崇拜是通往成聖的路。他分享了《愛的道路4:敬拜》書中的一個故事:「有一名惹人討厭的少年愛上了一位純潔的少女。他心知她對自己不屑一顧,便走進鎮上座堂的地下墓室,拿了一位聖人的面具戴上,並模仿這位聖人的言行舉止去認識他心儀的少女,開始向對方展開追求。果然,少女亦漸漸對他萌生愛意,隨着時間關係日趨成熟穩定。然而少年身邊的流氓朋友卻不忿他能成功追求純潔少女,於是向少年挑戰,指他沒膽量到廣場中央,在心上人面前摘下面具,讓她看見真實的模樣。少年雖然預計到摘下面具後一切將會化為烏有,但明白終有一天要表露自己身份,於是在心上人面前抱着絕望緩緩摘下面具,然後赫然發現他那面具下的臉,已經變成了聖人的臉。」而這個聖人的臉就是崇拜的臉,成聖之路就是這樣。
故事中愛上純潔的少女比喻作尋找上帝,信仰的開始;而戴上聖人面具,即承傳先哲在信仰群體的崇拜生活方式;而載上面具後有着聖人般的言行舉止,意味着生命與身份因着信仰的認同而變化。追求她正是定睛專注上帝,尊主為大。在廣場表露自己真實身份,就是認識真我,確認自己所歸屬的身份。當自己的臉已經變成了聖人的臉,表示在潛移默化的崇拜過程中,自己不自覺地改變了自己。境為心造,而心意亦隨著崇拜的習慣而模塑變化。當人有了信徒的身份,崇拜生活便幫助我們亦漸漸被這身份本有的素質塑造我們。林牧師提醒我們,禱告生活塑造我們的信仰生命,你的敬拜方式和態度如何,你的生命也如何。
《愛的道路4:敬拜》(© 教聲/ ECHO)
崇拜是恆常的屬靈操練
林牧師表示,崇拜這恆常的習慣可以調整和重塑日常生活的模式和節奏,操練信徒抽出片刻光陰,定睛專注耶穌。事實上,公共崇拜的禱告操練十分符合提摩太前書二章1至3節的教導:「祈求」是將人實在需要呈上,而「禱告」是朝向上帝,以他為傾訴的對象,「代求」是讓他人活在自己生命裏,他人的困乏成為自己的關注,實踐愛鄰如己的教導,而感恩正是聖餐Eucharist的原意,為上帝施予的恩惠和憐憫而感恩。
林牧師表示當崇拜成為習慣,便可以調整和重塑日常生活的模式和節奏(© 教聲/ ECHO)
崇拜提醒我們是上帝國的子民
林牧師又引用了出埃及記十九章5至6節和彼得前書二章9節,提醒真心聽從而遵守上主的約的信徒,就要在萬民中作屬上主的子民,要歸主作祭司的國度,為神聖的國民。而這被揀選的一族,是君尊的祭司,是神聖的國度,有屬上主子民的使命,就是要宣揚那召大家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林牧師表示在崇拜差遣禮中的感謝祈禱,正是感謝天父施恩,接納信徒作為聖子救主耶穌基督的活潑肢體,並在他聖體寶血的聖事裏用靈糧餵養了各人,使大家有力量和勇氣,被主差遣平安奔走世程,專心樂意在世敬愛主服侍主。而差遣啟應文就是回應上帝子民的使命,在退堂前的差遣更能提醒信徒,步出教堂就要開始履行上帝子民在世的使命,要奉基督的名,勇往直前。
公禱書的寶庫
《公禱書》(© 教聲/ ECHO)
林牧師又表示,《公禱書》禮文本身蘊藏着歷代教會信仰生活的體驗和傳統的結晶,當中有其聖經教導、歷史、神學、牧養及禮儀表達,藉文字的寫作和集體的參與呈現出來。因比,崇拜生活是信徒定時要做的事,幫助我們將信仰潛移默化。
另外,禮儀表達本身就是神學,藉崇拜的儀節和信眾的參與表達出來,教友怎樣稱呼上帝都在反映大家跟上帝之間的關係。最後,林牧師引用了兩位先哲的名言提醒我們崇拜的精義。他引述已故坎特伯里大主教威廉湯樸William Temple (1881-1944)的說話:「崇拜是被上帝的聖潔甦醒我們的良心,以上帝的真理餵養我們的心靈,給上帝的美麗潔淨我們的想像力,向上帝的愛敞開我們的心門,為上帝的使命獻上我們的意志。這一切都見於我們對上主的愛慕─最沒有私心的投入,而是我們本性可及的。」
另外,上世紀聖公宗密契主義者(Anglican Mystics)安德希爾Evelyn Underhill(1875-1941)也提醒我們:「崇拜上帝就是再沒有屬於自己的意念。」忘我歸榮於主是崇拜的意義,也是信徒生活所追求的。
你的敬拜方式和態度如何,你的生命也如何(© 教聲/ ECHO)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470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