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香港聖公會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2023年1月29日
第2447期
 

基督徒合一祈禱周 提倡「行善、慕義」 用愛修補裂痕

 

崇拜中邀請信徒放下象徵不公義的石頭 (© 教聲/ ECHO)

由天主教香港教區基督徒合一委員會、正教會普世宗主教聖統香港及東南亞都主教教區,以及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合一與教會關係委員會合辦一年一度的「基督徒合一祈禱周」已經在上周圓滿結束。本年以「行善、慕義」為主題的祈禱周跨越新、舊農曆年,信徒恰好能趁着這個機會「去舊迎新」,除了反思自己與上帝的關係以外,同時亦在動盪不安、充滿未知的世界中,審視自身與教會、教會與社會之間的關係,重新搭建人與人之間互相信任、尊重、彼此關愛的橋樑。 

今年「基督徒合一祈禱周」的禮文是由美國明尼蘇達州教會協會撰寫,並因應他們的歷史經驗和狀況所選定的形式來展開崇拜。據了解,明尼蘇達州是歷史上其中一個種族衝突最嚴重的地方,因為歧視而受到無理處決的案例屢見不鮮。在經歷這些慘痛後,當地的教會希望藉崇拜禮文,特別圍繞以賽亞書第一章,叫人「行善.慕義」。透過先知的訓言,借古鑑今,不僅喚醒當地的人,也正好警醒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徒,以避免重蹈歷史的覆轍。

英語合一崇拜是「基督徒合一祈禱周」活動之一,於1月17日在香港聖公會諸聖座堂舉行,並由天主教談雷濤神父講道。崇拜主禮范晋豪座堂主任牧師在崇拜開始的時候提到,「我們需要來自上帝的恩典來克服人與人以及群體之間的紛爭。通過信心的禱告,盼望上帝能夠打開眾人的心,讓我們能夠學會包容,接受各人的不同和群體的多元性。」在認罪回應禱文時,范牧師將水慢慢傾注在洗禮盆中。而眾人則以禱文來回應、並相信自己已經被活水清洗,得到上帝的寬恕,且將與人、與造物主重新連結起來。 

 

范牧師將水傾注盤中:「你們要洗濯自潔。」 (© 教聲/ ECHO)

在講道中,談神父希望給「justice」(審判)一個新的定義和詮釋。他認為,每次提到「審判」,往往都會讓人產生畏懼、被懲罰的感覺。可是,對於基督徒來說,「審判」卻可以從嶄新的角度去理解。因為基督徒透過信心、行公義,就能夠好好建立和上帝的關係,亦能從中感受平安和喜樂。他舉例,昔日十二門徒皆願意委身,即使犧牲自己,也願意跟從耶穌基督去完成使命,是因為他們對於擁有永恆的生命充滿了信心。因此,談神父認為,審判不但媲美希望,也像獎賞一般,值得去期待。

在范牧師帶領之下,會眾一同思考今天世界上的不公義,以及我們該如何回應以賽亞書裏面「行善.慕義」帶給信徒的命題。范牧師繼續指出,作為信徒,都背負着耶穌道成肉身的見證,只有透過信心和行動,基督的群體才能繼續被建立起來。當晚各人都獲發一塊「活石」,讓他們以文字或者圖畫的形式,將自己的反思刻畫在石頭上,然後逐一到台前放下石頭,以回應以賽亞書對人們的呼召。而當會眾離開座堂的時候,范牧師邀請他們帶走當中其中一塊石頭,並鼓勵他們為那位肢體寫下的承諾去禱告。 

  謝子和主講道(© 教聲/ ECHO)

教牧及同工聯合聖餐崇拜則在1月19日早上假循道衛理聯合教會香港堂舉行,崇拜由香港聖公會香港島教區謝子和主教就「行善、慕義」作主題講道。謝主教指出,過去因為不同的原因,使教會在歷史洪流的衝擊中遺留下的分裂,令基督的身子受傷害。然而,信徒也看見教會在不同傳統和特色下,給不同人提供牧養和福傳。倘若基督徒之間互相猜忌、彼此攻擊,不但會彼此傷害,更難以讓教外人接納基督信仰。記得聖經記載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祈禱,謝主教相信,到今天耶穌仍然為我們能夠合而為一去禱告。「這個合一未必是指教會要統一化或一律化。」謝主教強調,在上帝豐盛和多元中,信徒必須謙卑下來,認清自己的不足,承認自己是罪人,而且需要主的拯救、救贖和更新改變,這樣才能互相尊重、相愛,追求合一。

謝主教列舉近年香港幾件深刻的事件,比如是2019年的社會事件、2020年開始的疫症以及其帶來的不同層面的改變、移民潮等,很多香港人這段時間都活在迷茫和陰霾下,甚至導致一些人選擇輕生。在世人飽受折磨和困苦之際,謝主教認為教會之間更不應該存在分歧和區別,反之,基督徒應該打開自己的心扉,採取更積極的態度開始對話和聆聽。主耶穌基督對世界的愛遠比信徒之間的分歧還要大。因此,在基督愛世人的基礎上,信徒必須將它轉化,建立最大的接納、尊重和合作。

「從前你們遠離上帝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裏,靠着他的血,已經得親近了,因為他自己是我們的和平,使雙方合而為一。」(以弗所書第二章13至14節)謝主教認為,縱使任何人會疏離、撕裂、有隔閡,只要記得耶穌的救恩,是要改變教會破裂的關係,基督徒合一在此大時代就有迫切性的呼召。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447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