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香港聖公會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2022年11月6日
第2435期
 

我不正常?我很快樂! 要你聽見年輕人聲音

 (© 教聲/ ECHO)

聖約翰座堂透過「表達藝術青年戲劇計劃」的首個劇目《我不正常?我很快樂!》,已於10月20及21日假柴灣青年廣場Y Studio順利舉行。該劇從劇本創作、作曲、填詞、編舞、服裝設計、化妝,以至場務及場刊的編輯設計,皆由一班來自不同中學、大學和初入職場的青少年人所負責。

《我不正常?我很快樂!》是由聖約翰座堂生命啟進中心籌辦的「表達藝術青年戲劇計劃」推出的戲劇,該中心服務協調主任兼劇團行政總監陳詠恩認為,每一個青年人都有他們的長處,但需要有機會和平台去讓他們抒發自己和追求夢想,故此希望透過面試、工作坊、創作、籌備戲劇等過程,讓參與的青年人有不同方面的發揮,讓他們可以發光發亮。

導演康指出,《我不正常?我很快樂!》是想帶出在固有價值觀下,怎樣才找到自己,如何在現實與理想間取得平衡。青少年在創作時都不時提到這一點:「我正常嗎?」這是一條對成長很重要的問題,因為可以在解答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同,發現自己的獨特地方,並學習將自己的不一樣變成力量,讓世界更多姿多彩。導演康表示,香港整個氣氛讓人失去了盼望,因此,希望藉着這個計劃讓人看到活力,看到盼望,又讓年輕人的聲音被聽見;也讓年輕人知道無論順境逆境,都有人一起同行。 

 (© 教聲/ ECHO)

彼此共同成長

在尾場表演結束後,大會安排了一段分享和觀眾提問的時間。謝子和主教致辭時表示,非常欣賞青年劇團的演出。劇團成員從上年開始接受訓練,從工作坊到營會,整個旅程讓他們發掘自我,並且認識朋友,在認識朋友當中,建立了群體,在群體裏面,再找回真正的自我。謝主教相信他們在過程中成長了很多,也幫助了其他人成長,謝主教多謝他們也讓所有入場的觀眾得到成長。劇中希望人明白是人生路上常會面對有高有低,但身邊總有個同行者,在基督信仰裏,天父是會與大家在一起的。

團牧潘正行牧師分享指,劇團的演出和投入令他十分感動,該劇有許多內心掙扎的場景,包括父母和子女、男女朋友、同學之間、學生和老師之間,甚至是王子幫人的掙扎。其中王子幫人的掙扎對潘牧師來說最為感動,亦最貼近一個牧者的狀況,因為很多時牧者想幫人,亦未必真的幫到忙。

青少年就是未來 

潘牧師又謂,近日經常在說「人才」,若果要在外面找人才,這永遠不是好的方式,但當看到各團員在舞台上閃耀的時候,就知道他們是這個地方的未來,他們就是大家要尋找的人才。另一個經常會問的問題:「這個城市有沒有未來?」他說,當看見這些青少年團員,就見到這個城市是有未來。

在這個地方,盼望是不容易尋到,但這些青少年卻能夠給予人一份盼望;這盼望不是從別人身上找來,而是當人能夠活出真我。有人需要扶持時就伸手去扶持,有人需要別人說聲加油時就向他們說「加油!」,如此盼望就在每個人的心裏傳遞給別人。期望各團員成為一束束的光芒,將光明和盼望帶給這個地方。

   (© 教聲/ ECHO)

《我不正常?我很快樂!》是以經典童話故事《快樂王子》為骨幹,王子受命於天使,來到現今時空,幫助三組人物尋回快樂。故事檢視了在「既定價值觀」、「常比較」及「標籤化」的社會下,人怎樣看自己正常與不正常,面對種種壓力,又如何堅守自我。

探索自我的旅程 

「表達藝術青年戲劇計劃」是一個探索自己的旅程,讓年輕人暫時放下忙碌的功課和考試,透過視覺藝術、音樂、戲劇、舞動及文字創作等藝術媒介,釋放壓力及自我認識,並了解自己內心最深的感受。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目標,是協助年輕人建立可信任的環境,讓他們得以抒發,而以人為本很重要的元素是真誠、無條件的接納及同理心,讓他們感受到被接納及關心,並從中學習表裏合一的溝通。

聖約翰座堂生命啟進中心於2018年成立,是座堂的青少年外展事工,提供多元化的生命教育活動和計劃,激發青年欣賞生活的各方面、發掘潛力、追求夢想及努力創造有意義的生活,以增強青年能力及發展身、心、社和靈。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435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

 

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