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香港聖公會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2022年4月10日
第2405期
 

風雨中為街坊撐一把傘

「疫」境無情,第五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來襲,高峰期每日確診數字曾經達幾萬宗,社區內不少基層家庭、學童及長者都面對不同困難。聖雅各福群會不同部門,在網內網外持續提供支援,與街坊同行。

教育局在2月下旬宣布學校提早在3月及4月「放暑假」。面對突如其來的「特別假期」,家長無不擔心徬徨,擔心孩子在家無所事事,進一步影響學習進度;而且天天在家「困獸鬥」容易增加磨擦,令親子關係變得愈緊張。此外,確診人數不斷飆升,家長亦非常擔心自己或家人染疫,作為照顧者的壓力與日俱增。

網上班維持學習進度

因應疫情,聖雅各福群會賽馬會青萌柴灣綜合服務中心和灣仔的課餘託管服務,已即時變陣在網上進行,持續支援基層家庭,個別有照顧需要的學童,中心在安排足夠的防疫措施下,繼續接受學童到中心進行託管。聖雅各福群會灣仔課餘託管服務主任劉子婷表示:「在疫情下,我們也接受學校社工轉介的家庭,其中有學童家住黃大仙,為方便在灣仔工作的媽媽接送,學童也來到灣仔參與實體課託。」

此外,不少家長都為子女於疫情下如何在家參加活動而煩惱,但劉姑娘和團隊每周都製作「在家學習包」,讓沒有「暑期作業」的學童,都可以在家做練習,此外有手工包和繪本包作娛樂,既有趣又充實。

青萌柴灣中心早於2月中旬已推出兒童網上活動,讓兒童及家長能參與體能運動、桌遊、眼晴看地球、雜耍轉碟、畫班、烹飪和魔術等多元化活動,參與基層家庭均無須支付任何費用。當教育局宣布提早在3、4月放暑假後,中心同事即時籌劃加推「青萌伴讀」、「青連童樂」等義工計劃,動員青年人為兒童策劃活動,讓他們過一個充實的「特別假期」。各項活動參加人數踴躍,顯示相關服務需求甚殷。然而,在活動開展之際,各項挑戰接踵而來,同事與他們的家人確診、同事需隔離等,都令服務難度增加,可幸中心同事在隔離及居家抗疫期間仍緊守崗位,持續推行服務。

抗疫隔離物資送上門

由於中心同事陸續收到會員確診的消息,福群會的兒童及家庭分隊隊長包添隆(包Sir)分享謂:「很多時一名家庭成員染疫,家人都嘗試盡量分枱食飯及隔離,然而,由於基層市民居住環境較擠迫,不少家庭最終都演變成全家確診。」

不少確診家庭欠缺食物、藥物和快速測試包等物資,本着為服務對象多行一步的心懷,社工迅速為染疫家庭採購物資,並親自速遞上門。除基本物資外,社工亦因應個別家庭需要而提供協助,如幼兒奶粉、紙尿片,女性用品等。「因為早前『全民檢測』的禁足傳聞,以及中港物流司機染疫影響物流,令採購過程出現困難,物價普遍較平日上漲不少,中心要動用物資儲備及善長捐款,為確診家庭購買所需物資。由於要降低感染風險,同事將物資掛於染疫家庭門外,離開後才致電通知他們取用。」

受助家庭得到物資後,都紛紛致電中心感謝支援:「這是傳染病,你們來有一定的風險,加上你們沒有用有色眼鏡來看我們,十分感謝,謝謝幫忙」、「今次疫情好多人受影響,感恩你們幫助社會有需要家庭,感謝你們,你們都要保重身體」。

染疫長者不知所措

另一方面,由3月至今,聖雅各福群會灣仔長者地區中心每星期都收到三至四位長者表示確診,大部分獨居和雙老的長者,都不清楚申報的程序及應對方法。福群會持續照顧服務高級服務經理吳鎧潁表示:「有病徵的長者不知自己染疫,當有中心同事慰問他們時才表示不舒服。同事會馬上提供快速檢測包,並教授他們作自我快測。亦有部分長者自我檢測後呈陽性後不知如何處理,便致電中心請同事協助。」如遇上長者染疫,中心職員首先會協助長者於網上登記,再了解他們是否有足夠的物資,如果沒有,中心會提供「隔離包」,確保他們在得到社署支援前,有足夠的物資在家隔離。

面對強檢措施,部分長者是透過街坊知道有關安排,然後和街坊一起到檢測中心;但也有部分長者缺乏資訊,要由中心同事致電告知他們需要強檢,至於行動不便的長者,更可能需要陪同,確保可順利進行強檢。

耐心講解隔離措施

疫情嚴峻下,長者飯堂暫停堂食,改為讓服務使用者到中心取飯,陳伯(化名)便是其中之一。在等候派飯的期間,同事留意到他咳嗽、流鼻水,而聲線亦與平時有異,同事於是向他提供快速測試包,並教他作自我檢測。起初陳伯因怕麻煩拒絕檢測,經同事多番勸告後才接受,而檢測後亦發現真的確診,但陳伯卻要求同事不要向衛生署申報,因為他害怕被送到「隔離營」;他又說,自己打了三劑疫苗,已經有抗體,不需要「隔離」;加上他獨居又沒有親人,擔心在家隔離會糧食不足。同事耐心向陳伯解釋,「隔離」才能避免將病毒傳染他人;而中心亦為他安排了「隔離包」及派送熱飯,最終陳伯順利在家隔離七天。

吳姑娘稱,這只是其中一個個案,「我們遇到不少確診長者,同樣認為打了疫苗已有抗體,覺得不用『隔離』,亦不明白病毒會傳染他人,更如常到中心查詢及報名,因此同事需提高警覺,密切關顧他們的健康狀況,並主動向他們講解及作出協助,讓確診長者明白「隔離」的必要性及得到適當的支援。」

大部分基層長者擔心身體情況無法應付疫苗的副作用,故對接種疫苗有所猶豫,他們本想向醫生了解自己身體情況是否適合接種疫苗,可是要等幾個月或一年才可在覆診時詢問醫生。有見及此,聖雅各福群會舉行疫苗接種活動,由醫療團隊提供健康諮詢,並為長者量度體溫及血壓,確保他們在健康狀況許可下,才注射疫苗。

縱然欠缺最終還是足夠

早前,福群會的長者中心和青少年中心,陸續有同事確診及被隔離,人手非常緊張,但同事仍然緊守崗位;另一方面,自從第五波疫情爆發,不少企業向社福機構捐出抗疫物資及食物,讓有需要的長者及家庭,暫時有足夠的物資可以應付。

在服務上,中心遇到很多有需要的家庭,但包Sir表示,最擔心的,是那些怕麻煩別人而不願求助的家庭,他和吳姑娘都不約而同呼籲,如大家留意到鄰居,尤其是長者有需要幫忙,就不妨多行一步,聯絡區內社會服務機構。包Sir鼓勵大家:「我相信在疫境下,只要大家都願意多走一步,多一聲關心問候,就可以令大家得到更好的支援,讓我們互相守望,一起盡快脫離『疫』境。」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405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