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與教友思考生命前景 謝主教提醒毋忘上帝在身邊
香港島教區信徒培育委員會主辦、謝子和主教主講的「世界在距離.上帝零距離」專題講座,已於1月29日晚上以zoom網上會議形式舉行。謝主教當晚與教友一同反思,如何在上主帶領下,在新型肺炎和社會運動的陰霾下繼續前行。
謝主教首先請大家回想過去兩年難忘的艱難時刻和值得感恩的事,看看自己有甚麼改變,例如在心態、生活模式以及與別人的關係上有沒有改變。謝主教要求大家寫下來,因為這不單是很重要的回憶,更重要的,是在生命不同的階段,上帝跟你說了甚麼。作為基督徒要問自己,經歷了這麼多的事,自己與主耶穌基督的關係有沒有改變?相比起兩年前有沒有多了祈禱?相比一年前是否更渴望閱讀上帝的聖言?又有沒有更感受到上帝與你同行?現在崇拜和聚會都是以網上遙距參與,大家的屬靈生命是否懶散了、少祈禱、少讀經?謝主教希望大家在回顧過去時,除了有傷感的事,也必定會有上帝施恩典的時候(Moment of Grace)。
他謂,在過去一年的疫情中,人們要戴口罩、要有社交距離,與人接觸時或在公眾場所時,也會額外小心防疫。有些人需要在家工作,加上學生停課不停學,因此有些家庭出現爭地方用、爭電腦用等,對於基層家庭來說,其需要就更加明顯,在這個時候亦看到很多有心人和機構,捐贈電腦給有需要的家庭。
在家工作還要照顧孩子的學習,是相當困難的;亦越來越多人面對失業、停工、公司倒閉。初時大家都很關注基層人士的需要,其實中產人士也面對着很大的困難。在疫情期間,很多人滯留在不同地方,以及在隔離檢疫等待中的人,箇中滋味一點也不好受;大家亦能想像到被封區的人的徬徨和無奈,當然有人受到感染甚至死亡,大家都會為他們難過。
謝主教表示,這段時間不少人感到孤單、疏離、被遺忘、擔憂和恐懼,住在安老院的長者,親友已一年沒法直接探望他們,在醫院的病人也同樣有這種擔憂、被遺忘、孤單的感覺。這次疫情好像將整個世界反轉,並帶來很大的衝擊,真是世界在距離。
他指出,在疫情之前,這個世界已是貧富懸殊、不同文化種族有差異、不同意識形態彼此對立、國與國敵對、政見分歧產生撕裂。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用短訊代替,夫婦同床異夢,代溝日益嚴重,家庭破裂;在這樣的時代,同理心減少,誤會就會增加;個人的需要和社會群體的看法出現張力,心靈上出現空虛感、孤寂感,患情緒病和自殺人數亦不斷增加。而今次疫情是令到原本已充滿著距離的世界擴大了。
謝主教引述佈道家葛培理的話「在世上頭號問題是分化……但基督卻帶來復和與和平。」告訴大家,雖然回顧過去有多麼難過、空虛和無奈,但仍然是有盼望的。他謂,基督徒看生命看前路,看的不是人可以做甚麼,不是看自己,更加不是看運氣或某一個制度,基督徒盼望的是上帝的掌權。一個不完美、墮落的世界,悲歡離合,生老病死,是一定存在的;疫情在人類歷史中不是第一次,亦不會是最後一次;問題是當大家在這樣的時代、這樣的處境中,大家用一個怎樣的心態去面對。聖經的作者透過上帝的啟示,對人的苦難無奈毫不掩飾,聖經裏坦白地指出人生有時候是要面對困難,有時候會害怕、無助,但是就在這些時候,當人仰望上帝,就會看到上帝奇妙的帶領,「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詩篇46:1),所以人不要害怕。
在過去兩年,大家可能會經歷過害怕的時間,但是不要忘記上帝,慈愛的上主就在這裏。愛是上帝最完美的本質,是最大的榮耀,當人面對困難的時候,就要記得上帝就在身邊。面對逆境、面對困難、見到前路迷惘,感到膽怯是人之常情,但是就要鍛鍊自己,把心靠向上帝那邊。主耶穌道成肉身來到世間,就是要讓人知道,與他同行得着的安慰,以及上帝恩典的美麗。所以,大家不要忘記上帝是零距離的。
謝主教強調,患難可以帶給人鍛鍊和成長,人要在困境中體會上帝的能力和奇妙作為。他提醒大家,要如何走向前路,就要記住與主同行,交託和信靠主;萬事互相效力;加強與主的關係;加強與人的關係;做主愛心的使者;在疫情中重整和重建世界。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349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