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省教育日晚禱崇拜 重申聖公會對教育的承擔
學校代表持校旗進堂
「聖靈啊,昔日你臨格使徒身上,使他們能秉承基督的教導,廣傳福音,勸化萬民。我們求你引領香港聖公會所有學校,賜福所有教職員、家長和學生,在施教與受教之中,能讓聖靈啟迪、激勵、安慰及護衛,以致我們的學校都滿有聖靈所結的果子。」
百多間來自香港及澳門的聖公會中學、小學、幼稚園及幼兒學校的校監、校長、教師和學生代表約600人於1月11日下午齊集聖三一座堂,參與一年一度的教省教育日晚禱崇拜,同以感恩的心祈求上主藉聖靈啟發所有施教和受教者,皆樂意認識上主的真理,並在新一年的開始重申聖公會對教育的承擔。
崇拜由陳謳明大主教主禮、林振偉法政牧師講道、張梓賢牧師司禱,中小幼三位校長:王力克校長、陸國森校長及梁玉心校長分別誦讀經課及代禱。崇拜開始前,各校的代表手持校旗列隊進堂,並將校旗整齊的排列在聖堂兩旁。
教育是為未來作好準備
林振偉法政牧師講道
林振偉法政牧師的講道再次提醒一眾教育工作者,教導學生做人比知識傳授更為重要。
他謂,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是為學生的未來做好準備。在社會層面來說,教育是要培養學生成為社會未來的棟樑;就個人而言,教育是要教導學生如何做人。「教育,簡單來說就是教學生如何做人,以及要做一個怎樣的人。」
林法政引用《論語.子張》裏面子夏的說話:「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他表示,仕指為政者,但並非單指擔任官職的人,而是指每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包括做校長的、做老師的。為政者有餘力就應當好好進修做學問;而做學問的人就當好好學習,做一個負責任的人。如此,「教育」與未來成為「負責任的人」永遠都連在一起。
林法政再進一步指,為政者除了有知識,更要有良好品格、修為。他隨即引用另一句經常被錯用的俗語:「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誤解為人若不為自己着想,就會天地不容。事實這佛家修行語全句是「人生為己,天經地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當中兩個「為」乃「修為」的意思。
「修為」能讓人懂得如何運用所學的知識去作合宜的事,幫助人使人進步。中國人的教育是培育孩子的心靈。至於西方人的教育,對年幼的是心靈的訓練,培育孩子憐憫人的心腸;對少年人則是頭腦訓練,教導數學邏輯思考;到了成年,就是哲學訓練,訓練人將年幼和少年時所學的融會貫通實踐出來,謀求整個社會群體的最大益處。如何運用,這便是「修為」、「智慧」。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9:10)林法政指出,人若知道自己每一個決定和行動,皆逃不過上主的目光,或懂得從上主的心思意念出發,用智慧分辨善惡、是非、該做與不該做,也會知所進退,這樣行事為人定必更加謹言慎行。
教會辦學除了灌輸知識,引導如何運用知識,更重要的使命是要使人從內而外得到生命更新,這生命不但影響自己,亦能推己及人,為上主國度、國家興旺、社會團結、家庭健康和個人心靈的平和安穩,還要讓自己和學生認識到創造天地萬物的上主。林法政提醒在座已經在教會學校工作的每一位,大家可以做又應該做的事,就是愛大家的學生、愛老師、愛鄰舍和愛自己。
接受上主委託承擔教育責任
晚禱崇拜除有教省聖樂團擔任詩班外,亦先後有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合唱團獻唱Flying Free,及香港聖公會校長教師歌詠隊獻唱《神大愛》。
崇拜完結前,陳謳明大主教向全體教育工作者進行「委託與承擔」。一眾教育服務部執委會委員、校監及校董接受上主的託付作僕人服侍所服務的學校,以彰顯上主的慈愛。而校長及教職員則承擔起教導孩童行正確的路的使命,並盡心、盡性、盡意、盡力去培育兒童,像基督以生命建立門徒生命一樣。
盼望大家以不住的禱告繼續支持教育事工,讓聖靈所賜各人的恩賜,實踐教會辦學的理念和教育政策,榮耀上主聖名。
「委託與承擔」禮儀
校長及教職員藉上主扶助承擔教導孩童的責任
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合唱團獻唱Flying Free
香港聖公會校長教師歌詠隊獻唱《神大愛》
教省聖樂團擔任詩班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550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