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教區 東九龍教區 西九龍教區 澳門傳道地區  
 
  香港聖公會
主頁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Eng  
 


 
 
 
2023年9月17日
第2480期
 

【聖者巡禮】 聖耶柔米

聖耶柔米(St Jerome,又譯聖熱羅尼莫、聖葉理諾、聖葉樂)是早期西方教會教父之一,聖經〈拉丁文通行本〉(Vulgata,又稱〈武加大譯本〉)的修訂與譯釋者。聖耶柔米以博學聞名於世,最重要的貢獻就是翻譯及研究聖經。 

耶柔米在四世紀中期(約在340至347年之間)生於達馬底亞(Dalmatia)司垂登(Stridon)一個富有基督徒家庭。他一直接受良好教育,十來歲就在羅馬求學,醉心研究拉丁、希臘的哲學與文學。有一段時期他沉迷世俗生活,可幸良心之聲最終將他喚醒,並在366年由教宗立柏(Liberius)為他施洗。

耶柔米嚮往東方的修道制度與苦修生活,他在374年抵達安提阿,但未幾病倒。病中他夢見自己在上帝面前受審。耶柔米自言是基督徒,但上帝卻斥責他說:「說謊!你是西塞羅的門徒,不是基督的門徒!你的財寶在哪裏,你的心也在哪裏!」耶柔米驚醒,深感自己過於鑽研世俗學問,於是到安提阿東南方的曠野獨居隱修。他致函友人形容自己當時「與蛇蠍及野獸為伍,在這廣漠炎熱的曠野中,獨自回想着往日在羅馬的快樂生活。我的四肢瘦骨嶙峋,皮膚黝黑像埃塞俄比亞人;面無血色,了無生氣。」 

耶柔米在曠野隱修期間研習希伯來文,積極研究聖經。他在379年領受鐸職,隨後就到君士坦丁堡,受業於納齊安的聖額我略(St Gregory of Nazianzus),研究神學及奧利振的聖經註釋。382年,耶柔米返回羅馬,教宗達甦一世(Damasus I)邀請他擔任秘書,還鼓勵他將聖經修訂成統一的拉丁譯本。

耶柔米性格剛烈、好辯、倔強,在羅馬樹敵甚多,因此達甦一世在384年逝世後,耶柔米便於翌年離開羅馬前往聖地,之後到伯利恆隱居,他一方面專心翻譯及研究聖經,一方面又領導一個女性的修道團體研習希伯來文。耶柔米在伯利恆譯釋聖經、捍衛信仰、對抗異端三十多年,直至420年9月30日安息。 

聖耶柔米對教會貢獻良多,最重要的當推修訂譯釋聖經。在他修訂聖經前,其實已有多個版本的拉丁文聖經譯本,也就是〈拉丁文古譯本〉。由於這些古譯本質素參差,異文差別又大,因此教宗達甦一世才會鼓勵耶柔米進行修訂。耶柔米在校閲各個版本的古譯本後,對大部分既有的舊約譯本並不滿意,於是將經文直接從希伯來文翻譯。耶柔米的翻譯出色,縱有沙石,但大致上仍是相當準確的。除了翻譯外,他也為多卷聖經撰寫註釋。他最終完成的譯本〈拉丁文通行本〉,在問世之初未受重視,直至九世紀才被廣泛接受;而1545年至1563年間召開的特倫多大公會議,就將耶柔米的譯本定為拉丁教會的法定本聖經。

聖耶柔米也是偉大的靈修導師,除了講道外,他還藉書信指導靈修。他傳世的一百五十多封書信,大部分屬於靈修性質。聖耶柔米的靈修思想扎根於聖經,曾說過「對聖經無知,就是對基督無知」、「聖經是從天上降到教會中的精神食糧,我們該在聖經內尋覓每日的營養,藉以培育思想和心靈。在聖經中我們可以尋獲一切問題的答案,以及生活的良好指示」。聖耶柔米鼓勵修道者勤讀聖經,強調聖言是靈修生活不可或缺的因素,因為聖經包含了成聖的秘訣,能夠火熱人心,令人熱愛基督。 

1298年,教宗博義八世(Boniface VIII)將聖耶柔米、聖奧古斯丁、聖安博和聖大額我略奉為「教會聖師」(Doctor of the Church)。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480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

 

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