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遊蹤】聖馬提亞堂
聖公會在新界開展傳福音工作可以追溯自1898年至1906年期間,當時霍約瑟主教已在元朗屏山地區購地興建聖堂,可惜事工尚未開展,霍主教在青山灣海面途中遭遇颱風而告身亡,建堂一事因而被迫暫時終止。當時元朗地區仍屬一小鄉鎮,百業未興,直至1939年教區有感當時從中國內陸逃難來者日有增加,需要設立教會加以關懷牧養。經莫壽增主教親來視察後,乃差派葉日青先生來元朗籌備一切發展教會事工,同年6月29日(聖彼得日),聖公會元朗福音堂舉行開基感恩崇拜,教會在元朗的牧養工作正式展開。
起初,因未有全時間牧師主理堂務,聖禮由李求恩、曾紀岳、鍾仁立、夏步雲等牧師輪流前來施行,而堂務則交由傳道負責。至1941年香港淪陷,教友生活艱苦,堂租曾由熱心教友自動每日捐獻壹毫來維持,但崇拜上主的聚會從沒有間斷。香港光復後,教堂工作還未能完全恢復,據當時一位教友敘述:「復元的時間,本堂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只有一個駐堂的傳道,談不上甚麼建設和發展,只保存了幾張不像樣的長櫈,一個長期呻吟着的風琴。」1952年,因事請假回鄉的劉天頤先生重返教堂服務,堂務亦再次復元。1955年教堂正式定名為聖馬提亞堂。
教堂及肖珍幼稚園舊貌
1958年該堂常備顧問李益三師太(鄭肖珍女士)了解教會的需要,將自己六千多呎的用地奉獻予教會,作為興建聖堂之用,新聖堂於60年10月由何明華主教主持奉獻禮,並委派鍾仁勇牧師為首任牧區主任,此乃該堂首次有全時間事奉的牧者,而李師太更將獨自創辦之靈愛學校獻予教會接辦,初時教員只有八位,學生人數約二百人,分上下午六班,由鍾牧師任校長。
及後,謝博文牧師64年接任,此時加建牧師樓,聖堂各部不斷開展,又開展外展工作,向青山醫院精神病人傳福音。66年張培揚會吏為第三任牧區主任。各方面聖工繼續擴展。67年蒙熱心教友關蕙荃女士(八姑)將屏山廈村蕙園之聖公會佈道所奉獻予教會,作為傳福音學前教育之用,同年一所命名為廈村蕙荃幼稚園正式開辦,服務當地居民。翌年亦開始籌備開辦另一間幼稚園以茲紀念李鄭肖珍女士對教會及教育的貢獻;69年8月肖珍幼稚園正式開課。
79年,聖堂地方不敷應用,牧區議會議決籌劃重建聖堂,是年張培揚牧師獲選為台灣聖公會主教,而教區委派張紹培牧師為第四任主任牧師。80年11月樓高四層、設備完善的新聖堂舉行祝聖禮及肖珍幼稚園校舍奉獻禮,由白約翰主教主持。隨着元朗社區亦不斷改變,人口劇增,各方面需要甚殷,特別是教育問題,第五任主任牧師鍾嘉樂牧師,於84年開辦幼兒學校,提供優良的學前教育,而教區亦於84年在元朗開辦白約翰會督中學,由此教會在元朗區為2歲至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人提供基督化全人教育,服務數以千計的學生及其家人。
及後,聖馬提亞堂經鄺保羅牧師、吳汝林牧師、及彭培剛法政牧師的領導,在上主帶領下繼續推廣聖工,一方面加強培訓牧養工作,另一方面則不斷向外傳揚福音。2019年起,教區委派陳榮豐牧師為主任牧師至今。
水邊圍邨及同心村福音事工
近年,聖馬提亞堂致力推展全堂讀經運動、靈修工作坊,並於疫情期間,開展水邊圍邨的長者事工,服侍並接觸近百位長者。2022年起,福利協會的同心村過渡性房屋計劃開展,教堂亦支援居民的牧養關顧工作。
未來元朗區域,將有更大的發展及機遇,願上主繼續帶領聖馬提亞堂,並能承續先哲前賢的努力,謙遜地服侍元朗坊眾,成為一個與元朗同在的教會。
聖馬提亞堂
地址:元朗媽廟路9號
電話:2479 4261
網址:http://dwk.hkskh.org/stmatthias
<上文轉載自《教聲》第2445期,如欲閱讀本期《教聲》完整內容,請按此處。>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